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短暂寄居官舍后,转而投身边塞生活的经历。首句“官舍暂投辖”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从官场暂时抽身的情景,“塞垣还着鞭”则展现了诗人重新投入边疆事务的决绝态度。接下来的“路移新岁月”,既指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环境的变迁,诗人仿佛在新的岁月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心醉好山川”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陶醉。
“方丈何由到,桃源恐浪传”两句,运用了两个著名的典故——“方丈”源自佛教中的仙境,而“桃源”则出自《桃花源记》,这两个典故在这里被巧妙地融合,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之地的向往与追寻,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难以实现的遗憾。“相看不隔水,遗恨惜他年”则是全诗情感的升华,诗人与山水相依,虽未直接言明遗憾之事,但通过“不隔水”的亲密接触和“惜他年”的深沉思考,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之美融为一体,传递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感慨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从官场到边塞的生活转变,以及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表达了对理想生活和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与怀旧之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