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罗浮山崒嵂,安有钓鱼台。
台居观东隅,此名从何来。
昔时爨下童,辛勤水与柴。
岁久功行完,豹变山阴霾。
一朝采幽涧,恍然江海涯。
篙师舣舟在,相与语诙谐。
爨童有行计,篙师相与偕。
得鱼馈主翁,辞去挽不回。
傍者蹑其踪,扁舟往岩崖。
始信武陵源,有路通尘埃。
回视所遗鱼,化作沟中材。
古有恒真人,事岂欺我哉。
太公渭水滨,白头佐□□。
子陵七里滩,清风永可怀。
爨人去几秋,鱼台尚崔嵬。
此名照青史,此石封苍苔。
我来笔其事,灵踪救沈埋。
山中胜事多,对此空徘徊。
这首宋诗《钓鱼台》是宋代诗人陈允升的作品,描绘了罗浮山中的钓鱼台及其相关故事。诗中通过叙述昔日童子在山中辛勤打柴烧火,最终因功德圆满而使得山色变化,发现了一处幽静的钓鱼台。诗人借古人的传说,如太公姜尚和严光(子陵)的故事,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遗迹的敬仰。
诗人感慨钓鱼台虽经岁月变迁,但其名仍留青史,石头上覆盖着苍苔,见证了古人的事迹。他记录下这些故事,希望保存这份灵秀之气免于被遗忘。最后,诗人感叹山中诸多美景,自己却只能在此徘徊,流露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钓鱼台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思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
不详
春寒犹拨地炉灰,门巷萧条客不来。
特有落梅三四点,晚风吹上石棋台。
寒空漠漠起愁云,玉笛吹残正断魂。
寂寞小楼帘半捲,雁烟蛩雨又黄昏。
日出华山阳,月出庐山岗。
巫山云漠漠,雁山烟苍苍。
西风凉萧萧,雁过秋空高。
时有岩桂发,落叶飞长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