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三江口

吴淞合流三百里,一幅蒲帆挂春水。

青山绕船黄鸟啼,盘回如在巴渝里。

沙上游龙滴血红,风吹老鱼浪花起。

凝云不流神妪哭,万古胥魂招不复。

客浩歌,谁相续,栖迟零落渐离筑。

思家何处问迷津,鹧鸪声里垂杨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袁举的《舟过三江口》描绘了诗人乘舟沿吴淞江而下的情景。首句“吴淞合流三百里”展现了江水的壮阔与绵长,如同一幅巨大的画卷展开在眼前。接着,“一幅蒲帆挂春水”写出了春天江面上轻盈的船只,帆影倒映在碧波之中,充满生机。

“青山绕船黄鸟啼”通过青山的环绕和黄鸟的鸣叫,营造出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仿佛置身于巴渝之地的山水之间。接下来,“沙上游龙滴血红”以奇特的比喻,形容夕阳下沙滩上的景色,犹如游龙洒下血红的余晖,增添了神秘感。

“风吹老鱼浪花起”描绘了风吹动江面,掀起层层浪花,老鱼在其中若隐若现,画面生动而富有动态。诗人借“凝云不流神妪哭”表达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似乎听到神妪的哭泣,寓言着岁月的流转和沉痛的历史记忆。

“万古胥魂招不复”进一步深化了历史的厚重感,暗示着无数英魂难以召回,令人感叹。最后,“客浩歌,谁相续”表达了诗人孤独的歌声在江面上回荡,无人应和,而“栖迟零落渐离筑”则透露出一种漂泊不定、家园难觅的落寞情绪。

整首诗以舟行三江口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以及对历史和人生的深沉思考,情感饱满,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3)

袁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病起口占

忆昔辞家塞北游,朝来何事怯新秋。

床堆药裹尘侵几,风静书窗月满楼。

伏枥长鸣怜老骥,引杯含泪惜吴钩。

旌旗明灭西城路,落日长烟起暮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楚州夜泊

漏鼓声频欲四更,野航灯火对愁明。

城头楚语惊乡梦,船尾吴歌动客情。

漠漠水云听雁度,潇潇风雨自鸡鸣。

离群远道何嗟及,未必江湖老此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高原朴见寄韵

年少簪花压帽檐,飞觞走斝竞春纤。

空余老泪青衫湿,遮莫新愁白发添。

生计有涯蚕上箔,公庭无事鸟窥帘。

昔人漫说扬州鹤,自笑熊鱼岂得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次韵俞仲桓见寄

白发和愁取次生,关河千里故乡情。

自从秋雁南征后,日日淮边问客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