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袁举的《舟过三江口》描绘了诗人乘舟沿吴淞江而下的情景。首句“吴淞合流三百里”展现了江水的壮阔与绵长,如同一幅巨大的画卷展开在眼前。接着,“一幅蒲帆挂春水”写出了春天江面上轻盈的船只,帆影倒映在碧波之中,充满生机。
“青山绕船黄鸟啼”通过青山的环绕和黄鸟的鸣叫,营造出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仿佛置身于巴渝之地的山水之间。接下来,“沙上游龙滴血红”以奇特的比喻,形容夕阳下沙滩上的景色,犹如游龙洒下血红的余晖,增添了神秘感。
“风吹老鱼浪花起”描绘了风吹动江面,掀起层层浪花,老鱼在其中若隐若现,画面生动而富有动态。诗人借“凝云不流神妪哭”表达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似乎听到神妪的哭泣,寓言着岁月的流转和沉痛的历史记忆。
“万古胥魂招不复”进一步深化了历史的厚重感,暗示着无数英魂难以召回,令人感叹。最后,“客浩歌,谁相续”表达了诗人孤独的歌声在江面上回荡,无人应和,而“栖迟零落渐离筑”则透露出一种漂泊不定、家园难觅的落寞情绪。
整首诗以舟行三江口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以及对历史和人生的深沉思考,情感饱满,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