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道中遇雨(其三)

旅迹泥中路,苍茫野望时。

径萝褰雨幕,岸柳罥风丝。

日暗秋逾淡,山高云故迟。

捕蝗今正急,辛苦向东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东阿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与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首联“旅迹泥中路,苍茫野望时”,开篇即点明了行旅的艰辛与环境的荒凉,泥泞的道路与苍茫的视野交织出一幅孤独而寂寥的画面。

颔联“径萝褰雨幕,岸柳罥风丝”,进一步描写了道路两旁的自然景象。藤蔓在雨幕中显得更加繁茂,岸边的柳树则随风摇曳,仿佛是细长的丝线在空中舞动。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动态美。

颈联“日暗秋逾淡,山高云故迟”,转而描写时间与空间的变化。随着天色渐暗,秋天的景色变得更加淡雅,山峦高耸,云彩也因此显得更为缓慢悠长。这里不仅描绘了季节变换的自然景观,也隐含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尾联“捕蝗今正急,辛苦向东菑”则将视线转向社会现实。当前正是捕捉蝗虫的关键时期,农民们为了保护庄稼,不辞辛劳地向东田劳作。这一句反映了古代农业社会中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对丰收的渴望,体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的紧密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旅途、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具有较强的意境美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507)

韩日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邹县道中

天地疏秋色,萧条对夕阳。

树凋犹剥枣,岁俭尚忧蝗。

马力冲泥怯,蜩声咽露长。

征轺行且止,小憩峄山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李伯襄吉士以诗来讯兼订罗浮之约赋此奉答(其一)

禁苑同游日,情亲即匪他。

风期常自许,雪夜每相过。

并榻芸侵幌,联镳柳拂珂。

无涯千古意,别后竟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李伯襄吉士以诗来讯兼订罗浮之约赋此奉答(其二)

君卧碧山庐,予归帝里初。

三年怜久客,十亩赋同车。

室迩人仍隔,书来岁逼除。

喜闻双玉树,云干已扶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李伯襄吉士以诗来讯兼订罗浮之约赋此奉答(其三)

探奇闻有约,已报罗浮君。

日吐晨曦彩,峰留夕霭云。

竹皮长似绣,梅蕊正扬芬。

善待腾霄侣,来飞掷地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