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馀赋东墙雪竹

饱食枕方便,过午茶未杵。

拨火理残香,倚窗翻故楮。

寻我东墙隅,枝筇散腰膂。

朔风寒萧萧,修竹静楚楚。

枝头雪犹在,秀色乃如许。

竹固不受寒,岂但不受暑。

老翁日日来,相期伴君语。

谁能与俗人,昵昵作儿女。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午后小憩后,对东墙雪竹的观察与感悟。诗中充满了宁静与淡泊的氛围。

首句“饱食枕方便”,描述了诗人午后的悠闲时光,饱餐之后,枕着枕头享受片刻的安宁。接着“过午茶未杵”则点明时间已至午后,茶尚未煮好,营造出一种慵懒而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拨火理残香,倚窗翻故楮”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他拨弄着炉火,整理着剩余的香料,同时靠着窗户翻阅旧书,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这种生活场景,既体现了文人的雅致,也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寻我东墙隅,枝筇散腰膂”则将视线转向了室外,诗人寻找到了东墙的一隅,那里有竹子生长。他手持竹杖,漫步其间,感受着竹子带来的清凉与舒适,同时也放松了自己的身体和心灵。

“朔风寒萧萧,修竹静楚楚”描绘了冬日里,凛冽的北风吹过,竹林中显得格外寂静。这不仅是一幅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在外界环境的冷酷中,内心保持一份宁静与坚韧。

“枝头雪犹在,秀色乃如许”强调了即使在严寒中,竹子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美丽与生机。这不仅是对外在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内在精神品质的颂扬。

最后,“竹固不受寒,岂但不受暑”表达了竹子坚韧不拔的品格,无论严寒还是酷暑,都能保持自己的本色。这种精神象征着诗人的追求与理想。

“老翁日日来,相期伴君语”则是诗人与竹子之间建立了一种超越物质的联系,每天都会来到这里,与竹子对话,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共鸣。

“谁能与俗人,昵昵作儿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疏离感,以及对于高洁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品质的不懈追求。

收录诗词(2047)

周紫芝(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 字:少隐
  • 号:竹坡居士
  •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 生卒年:1082-1155

相关古诗词

章彦漙决狱五羊归登郁孤台得东坡石刻见遗报以小诗

一见苍碑眼自开,便疑身在郁孤台。

可怜决狱章廷尉,不带将军薏苡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四圣观后山亭

附山结真祠,朱门照湖水。

湖流中入池,秀色归净几。

风帘邃旌幢,神卫森剑履。

清芬宿华殿,瑞雾蒙玉扆。

仿佛还神京,想像轮奂美。

祈年开新宫,祝釐奉天子。

良辰复难会,岁暮得斯喜。

况乃清樾中,飞楼见千里。

云车倘可乘,吾事良已矣。

当赋远游篇,未可回屐齿。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太一宫成奏告礼毕秦枢密有诗示秘阁次韵一首三绝(其一)

圣主均休锡庶民,亲祠遥望属车尘。

云旗欲下精诚格,绛阙初成制作新。

肃肃衣冠严祀事,雍雍箫鼓降明神。

椒浆一酌能多少,散作人间万国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太一宫成奏告礼毕秦枢密有诗示秘阁次韵一首三绝(其二)

汉家何事筑通天,漫费当年九府钱。

跻世本期开寿域,祝釐端合报长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