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其七)

萧骚老蚕妇,窈窕深闺女。

闺女曳罗裳,老妇勤机杼。

夜深灯火微,那复凄寒雨。

辛勤贡王宫,弃掷乃如许。

一缕不著身,含愁谁敢语。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闺中老蚕妇和闺女勤劳工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女性在艰苦条件下的辛勤劳作和悲凉情怀。

“萧骚老蚕妇,窈窕深闺女。”两句以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两位女性形象,一个是年迈的蚕妇,一个是生活在幽静住宅中的闺中女子。这里用了“萧骚”、“窈窕”两个词组,不仅形容了环境的幽深,也烘托出了人物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闺女曳罗裳,老妇勤机杼。”闺中女子正在细致地整理着罗裳,而年迈的蚕妇则在不懈怠地操作织布的机杼。这里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女性对工作的专注与投入。

“夜深灯火微,那复凄寒雨。”随着夜色渐深,仅有的灯光变得微弱,加之外面还下着凛冽的寒雨,这样的环境让人倍感凄凉和悲哀。诗人的笔触在这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带有悲凉气氛的夜晚场景。

“辛勤贡王宫,弃掷乃如许。”这两句点出了女性辛勤劳作的目的——为的是向朝廷进贡,而他们的努力却常被轻易地抛弃。这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女性劳动成果的不公认可,也揭示了一种深层的社会悲剧。

“一缕不著身,含愁谁敢语。”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闺中女子辛勤织布却难以得到相应回报的情感共鸣。这里的“一缕”指的是细小如线的东西,象征着微薄的收入或回报;“不著身”则意味着这些努力换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满足都无法留在她们身上。“含愁谁敢语”,诗人以此表达了对闺中女子命运的深深同情和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古代女性在社会底层的艰辛处境和内心世界的悲凉。

收录诗词(271)

张九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古(其九)

山色翠挼蓝,杯中酒如玉。

饮酒弹瑶琴,漫奏流水曲。

音微澹无味,弦缓轸不促。

不须苦求知,古人有遗躅。

推琴一长啸,清风振吾屋。

形式: 古风

拟古(其四)

平生澹无营,生计亦草草。

吾庐尽有馀,懒问长安道。

楚泽惊屈平,书空咤殷浩。

愿君且休矣,沈忧令人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拟古(其十二)

已往不足念,未至复何忧。

今辰天气佳,驾言聊出游。

欲识斜川时,佳处只在兹。

穆王宴瑶池,翻为达者嗤。

钟子今亡矣,难与古人期。

形式: 古风

拟古(其二)

夭矫山顶松,葱茜门前柳。

高低邈不同,日日满窗牖。

穷通端似之,尽入乾坤手。

愿为深闺女,勿学商人妇。

闺女老弥贞,商妇多失守。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