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慈善妃庙内凄凉哀婉的氛围,通过借物抒情的手法,展现了历史人物的悲惨命运与深沉的情感。首句“一炬松明肆并吞,残灰枯骨泣婵媛”以“一炬”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火灾的场景,松明燃烧殆尽,留下的是残灰与枯骨,暗示了悲剧的发生。接着,“残灰枯骨泣婵媛”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残存的灰烬和枯骨仿佛在哭泣,表达出对逝者的深切哀悼。
“藁砧已绝刀头望,铁钏空归梦里魂”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藁砧,古代指磨刀石,这里比喻被斩首的亡魂;“刀头望”表达了对生命终结的无奈与绝望;“铁钏空归梦里魂”,则暗示了亡魂只能在梦中寻找归宿,表达了对亡者无法实现生前愿望的同情。
“月暗孤城香草瘗,星回千载怨云屯”两句,运用了暗淡的月光、孤寂的城郭、香草的埋葬以及星辰的轮回,营造了一种幽静而悲伤的环境,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的无尽哀思。
最后,“当年誓死英灵在,祠宇空山叫夜猿”两句,以“英灵在”强调了死者虽已逝去,但其精神永存,祠宇空山的景象与夜猿的叫声,既是对死者灵魂的呼唤,也是对历史记忆的深深怀念。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脆弱、历史无情的深刻反思,以及对逝者永恒精神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