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偶成二首(其二)

画烛摇红里,炎荒寄此身。

客生今夜感,人待隔年春。

对酒情无限,题诗笔有神。

一声鸡唱处,双鬓又添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之夜诗人身处炎热荒凉之地的独特心境。首句“画烛摇红里”,以摇曳的红烛渲染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伤的氛围,烛光在寂静的夜晚中摇曳,仿佛是诗人孤独心灵的映照。接着,“炎荒寄此身”一句直抒胸臆,点明了诗人的处境和情感状态——在炎热荒凉的地方,诗人仿佛寄居于此,流露出一种漂泊异乡的无奈与感慨。

“客生今夜感,人待隔年春。”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感受。在异乡的除夕之夜,诗人不禁生发出种种感慨,期待着来年的春天能带来新的希望与生机。这里的“待隔年春”不仅指时间的流逝,也寄托了诗人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对酒情无限,题诗笔有神。”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借酒浇愁、以诗言志的情景。在除夕之夜,诗人面对酒杯,情感激荡,提笔写诗时更是文思泉涌,笔下生花。这既是对当时情境的生动再现,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外化表现,体现了他在困境中仍能保持创作的热情与才华。

最后,“一声鸡唱处,双鬓又添新。”这一句以鸡鸣作为时间的标志,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同时也暗示着岁月不待人,诗人又增添了一岁之龄。鸡鸣声中,诗人似乎意识到时光的匆匆流逝,以及自己年华老去的现实,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不免有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除夕之夜的独特心境,以及对生活、未来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91)

金应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寓迥龙里花木颇盛,诗以咏之

城市山林趣,萧森气象舒。

晚风开茉莉,初日照芙蕖。

时和放翁句,犹能驎士书。

何时故乡返,五亩更安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中秋

六载南交节序更,良宵又听管弦声。

年年今夜思家切,岁岁他乡醉酒频。

人易悲欢人易老,月恒圆缺月恒明。

不须感事吟秋兴,且向閒中咏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赤溪署作

官鼓声喧应晚潮,衙斋寂坐篆烟消。

樽前酩酊怀前事,灯下团圞话此宵。

年老却欣终岁暖,时清不碍故乡遥。

游踪六载浑如梦,转瞬风光春又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署斋即事

喜听鸟语常凭槛,爱看山光不下帷。

腊月蛮天如午月,石榴花发子累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