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松溪卷

仇池仙之癯,吴语特高古。

贡公冠峨峨,江左文中虎。

三年不通问,俱作泉下土。

忽开松溪卷,如对二君语。

廉蔺千载人,凛凛鸾鹄举。

尘网朱丝弦,欲拂为谁鼓。

陈三固无恙,千里隔桐浦。

掩卷归松君,梅花暮江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吴存的《题松溪卷》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感慨,以及对友情和自然美的追求。

首句“仇池仙之癯,吴语特高古”,以“仇池仙”喻指古代高士,用“癯”字形容其清瘦脱俗,同时点出语言的古朴高雅,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下来“贡公冠峨峨,江左文中虎”两句,通过对比贡公的高冠与文中的猛虎,形象地描绘了古代文人的风骨与才华。

“三年不通问,俱作泉下土”表达了对古人离世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忽开松溪卷,如对二君语”则展现了诗人打开古卷时的惊喜与亲切感,仿佛与古人进行了心灵的对话。

“廉蔺千载人,凛凛鸾鹄举”赞美了廉颇和蔺相如的高尚品德,他们的形象如同飞翔的鸾鸟与鹄鸟,高洁而威严。“尘网朱丝弦,欲拂为谁鼓”则表达了诗人对传统与艺术的热爱,即使在尘世的束缚中,也渴望拨动心中的琴弦,奏出属于自己的旋律。

最后,“陈三固无恙,千里隔桐浦”提到陈三(可能是指陈子昂)仍然健在,但两人相隔千里,无法相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掩卷归松君,梅花暮江雨”则是诗人结束阅读后,想象自己回到松林,欣赏着傍晚江边的梅花与细雨,心境宁静而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对友情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43)

吴存(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私淑饶鲁之学。部使者劝以仕,不赴。仁宗延祐初,强起为本路学正,改宁国教授。后聘主本省乡试,寻卒。有《程朱传义折衷》、《月湾集》

  • 字:仲退
  • 籍贯:元鄱阳
  • 生卒年:1257—1339

相关古诗词

许氏竹外

翠屯一川云,碧立万竿玉。

使身处其间,咫尺不见竹。

何如居其外,对此心肃肃。

如交众君子,不谄亦不渎。

直以正吾邪,清以医我俗。

久而与之化,不待三熏沐。

吾闻卫武公,盛德配猗绿。

千载犹可师,为君赋淇澳。

形式: 古风

叶氏攀桂楼

天人何所居,清虚广寒府。

桂树生其间,根蟠万万古。

青冥不可梯,芬菲君为取。

美人贻谋远,危搆天尺五。

斫之应不难,姮娥已心许。

金婆夜夜明,金粟年年吐。

珍重法喜孙,更砺西河斧。

形式: 古风

秋社

江南太平重秋报,村东村西田鼓闹。

岁无旱溢国无兵,露积千仓烟万灶。

予时童丱未忧翁,岂忧无酒可治聋。

那知回首二十载,半间社屋苍苔封。

低头自读元祐史,麟趾深仁浃肌髓。

一匙社饭千古悲,后园秋雨号狐狸。

形式: 古风

新安王仲仪访余不值又来浮梁得会纵游数日而别

浙江秋涛蓟门雪,南北与君同一辙。

归来相望两青灯,齑瓮嚼酸冰作屑。

我泛双溪访旧游,菡萏香销雨声绝。

此时君从芝山来,两袂冷风洗烦热。

一朝邂逅论三载,如寐得醒饥得啜。

浮梁近郭多佛屋,处处煮茶憩清樾。

宝积山前漱玉亭,尚想金山广长舌。

金鳌稳处宝珠楼,飞檐倒影蛟龙穴。

恨不清秋此倚阑,下看玻瓈浴明月。

此邦文物承平旧,竹立衣冠锵佩玦。

春风沂上更超然,乾端坤倪见轩豁。

人生会难散苦易,我意欲留君欲别。

钧天可闻不可谱,天马难羁意飘忽。

雪泥聊复记飞鸿,万叠青山照华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