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怀示友十首(其六)

有钱可使鬼,无钱鬼揶揄。

百年堂前燕,万事屋上乌。

微官不救饥,出处违壮图。

相牛岂无经,种树亦有书。

如何求二顷,归卧渊明庐。

曝背对青山,鸟鸣人意舒。

试数门前客,终岁几覆车。

形式: 古风

翻译

金钱能买通鬼神,但贫穷时却受鬼神戏弄。
屋檐下的燕子陪伴百年时光,屋上的乌鸦预示着世事变迁。
小小的官职无法解决饥饿问题,人生的道路与初衷相悖。
挑选牛也有其规律,种植树木也有相应的学问。
如何才能拥有两顷田地,过上陶渊明般的隐居生活。
在阳光下背对青山,鸟儿的鸣叫让人感到心情舒畅。
试着数数门前的访客,一年中又有多少人遭遇不幸。

注释

鬼:迷信中的超自然力量。
百年堂前燕:长久的陪伴。
屋上乌:世事无常。
微官:小官。
壮图:宏大的理想。
相牛:相马术。
种树:农耕知识。
二顷:两顷田地。
渊明庐:陶渊明的隐居处。
曝背:晒太阳。
鸟鸣人意舒:鸟鸣声带来愉快心情。
门前客:来访者。
覆车:翻车,比喻失败或灾祸。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书怀示友十首》中的第六首,表达了诗人对于金钱与人生价值的反思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句“有钱可使鬼,无钱鬼揶揄”揭示了社会现实,指出金钱在某些情况下能左右人的生活,而贫穷则可能受到他人的嘲笑。接下来,“百年堂前燕,万事屋上乌”以燕子和乌鸦比喻世事无常,暗示人生的短暂和无法掌控。

诗人感慨自己担任的小官无法解决民生疾苦,与最初的抱负相违背。“相牛岂无经,种树亦有书”引用典故,表达出即使有知识和经验,也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他渴望拥有田地,过上像陶渊明那样隐居的生活,享受“曝背对青山,鸟鸣人意舒”的宁静。

最后两句“试数门前客,终岁几覆车”,通过描绘门前车马的繁忙,暗指官场的纷扰和风险,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寓言深刻,情感真挚,体现了陈与义深沉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书怀示友十首(其五)

我策三十六,第一当归田。

柴门种杂树,婆娑乐馀年。

是中三益友,不减二仲贤。

柏树解说法,桑叶能通禅。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书怀示友十首(其四)

我梦钟鼎食,或作山林游。

当其适意时,略与人间侔。

觉来迹便扫,我已不悲忧。

人间安可比,梦中无悔尤。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书怀示友十首(其三)

平生诗作祟,肠肚困藿食。

使我忘隐忧,亦自得诗力。

绝知是馀蔽,且复求今日。

不如付杯酒,一笑万事毕。

毛颖仅升堂,曲生真入室。

形式: 古风

书怀示友十首(其二)

张子霜后鹰,眉骨非凡曹。

不肯兄事钱,但欲仆命骚。

胡为随我辈,碌碌著青袍。

相逢车马边,伎痒不得搔。

形式: 古风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