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有钱可使鬼,无钱鬼揶揄。
百年堂前燕,万事屋上乌。
微官不救饥,出处违壮图。
相牛岂无经,种树亦有书。
如何求二顷,归卧渊明庐。
曝背对青山,鸟鸣人意舒。
试数门前客,终岁几覆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书怀示友十首》中的第六首,表达了诗人对于金钱与人生价值的反思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句“有钱可使鬼,无钱鬼揶揄”揭示了社会现实,指出金钱在某些情况下能左右人的生活,而贫穷则可能受到他人的嘲笑。接下来,“百年堂前燕,万事屋上乌”以燕子和乌鸦比喻世事无常,暗示人生的短暂和无法掌控。
诗人感慨自己担任的小官无法解决民生疾苦,与最初的抱负相违背。“相牛岂无经,种树亦有书”引用典故,表达出即使有知识和经验,也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他渴望拥有田地,过上像陶渊明那样隐居的生活,享受“曝背对青山,鸟鸣人意舒”的宁静。
最后两句“试数门前客,终岁几覆车”,通过描绘门前车马的繁忙,暗指官场的纷扰和风险,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寓言深刻,情感真挚,体现了陈与义深沉的人生哲思。
不详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我策三十六,第一当归田。
柴门种杂树,婆娑乐馀年。
是中三益友,不减二仲贤。
柏树解说法,桑叶能通禅。
我梦钟鼎食,或作山林游。
当其适意时,略与人间侔。
觉来迹便扫,我已不悲忧。
人间安可比,梦中无悔尤。
平生诗作祟,肠肚困藿食。
使我忘隐忧,亦自得诗力。
绝知是馀蔽,且复求今日。
不如付杯酒,一笑万事毕。
毛颖仅升堂,曲生真入室。
张子霜后鹰,眉骨非凡曹。
不肯兄事钱,但欲仆命骚。
胡为随我辈,碌碌著青袍。
相逢车马边,伎痒不得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