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范梈所作的《贵州》,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内心思绪纷扰的情感。首句"离思久不惬"直接抒发了长久的离别之思带来的不快和不满,"幽情晚旋添"则暗示随着夜晚的到来,这种深沉的愁绪更加浓重。
"天宜明月独"描绘了贵州夜晚的景色,明亮的月光映照着寂静的夜空,诗人借此寄托孤独之情。"山与宿云兼"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山峦与停留的云彩融为一体,增添了画面的深远感。
"蛩语通支柱,蛛丝映卷帘"通过虫鸣和蜘蛛网的细节,展现了贵州夜晚的生动与静寂,也寓含了诗人对故乡的细微思念。最后两句"若无光霁在,何以破朱炎",诗人感慨如果没有这明亮的月光,怎能驱散炎热的夏日,也暗喻了自己内心的渴望得到安慰和解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借贵州的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展现了元代文人细腻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