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赴都门

十载长安道,风尘鬓欲皤。

天宁哀志气,人尽笑蹉跎。

日落汾丘垒,冰胶䩐勒河。

又驱羸马去,惆怅意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将赴都门》是清代诗人刘青藜所作,通过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离别长安,踏上前往京城之路时的复杂心情与感慨。

首句“十载长安道”,开篇即点明诗人在此地已度过了十年光阴,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承载着无数文人墨客的梦想与追求。然而,“风尘鬓欲皤”一句,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这十年间历经沧桑,岁月在他头上留下了痕迹,白发悄然生长,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

接着,“天宁哀志气,人尽笑蹉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他可能在追求理想与抱负的过程中遭遇了挫折,感到志气被消磨;另一方面,周围的人或许并不理解或认同他的坚持与努力,甚至以嘲笑的态度对待他的失败或不顺。这种孤独与不被理解的感觉,让诗人的内心充满了苦涩与无奈。

“日落汾丘垒,冰胶䩐勒河”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壮阔的画面。日落时分,诗人行经汾丘之畔,只见河流上冰封雪覆,仿佛时间静止,空间凝固。这样的景象不仅渲染了离别的氛围,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沉思。冰封的河流,或许也是诗人对未来道路的预感——未知与寒冷并存。

最后,“又驱羸马去,惆怅意如何?”诗人再次启程,骑着疲惫的马匹,踏上前往京城的路途。这一句既是对现实境遇的写照,也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内心的复杂情感的抒发。诗人的情感在这里达到了高潮,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过往的留恋,以及面对未知时的犹豫与彷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离别长安时的复杂情绪,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它不仅反映了个人命运的起伏,也蕴含了对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隐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0)

刘青藜(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孟德疑家

铜雀凋零鸳瓦残,西陵遗冢遍河干。

不知歌吹层台妓,冷魄还从何处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春日述怀

泉头十九年前住,试看垂杨大几围。

犹是只鸡招近局,依然山鸟怪儒衣。

诗如上水船难进,身似沾泥絮不飞。

屈指年华竟虚掷,从前悔未买渔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读吴野人集

海上吟诗到白头,菱花满地一沙鸥。

一生不出东淘路,自有才名十五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吊张布衣

拜杖谯楼血肉飞,少年帕首奋重围。

惜君生后陈同甫,独使丹阳有布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