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市区作

火壮亦已老,朝昏发微凉。

高梧逼秋枕,晓梦不得长。

区中了无营,起卧在一床。

时时忽忘我,径至无何乡。

是身亦何为,万化讵未央。

朅来兰陵市,三见草木黄。

颇欲索其身,穷年就庚桑。

临渊故有羡,说食谁能尝。

尚有平生怀,嵚崎类痴狂。

佳时坐自失,恐复堕渺茫。

有生浪营营,有志终遑遑。

胡为自前却,坐待两鬓霜。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秋日市区中的独特心境与感受。开篇“火壮亦已老,朝昏发微凉”,以自然界的季节更替象征生命的流逝,暗示岁月不居,时光匆匆。接着“高梧逼秋枕,晓梦不得长”一句,通过梧桐树的生长与秋天的临近,映射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和对梦境的留恋。

“区中了无营,起卧在一床”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他似乎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找到了一片宁静之地,过着简朴而自在的生活。“时时忽忘我,径至无何乡”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心境,他仿佛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状态,心灵得以自由飞翔。

“是身亦何为,万化讵未央”这一句,诗人开始反思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奥秘,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接下来,“朅来兰陵市,三见草木黄”描述了诗人多次造访兰陵市,见证了草木由绿转黄的过程,这既是自然界的轮回,也是人生历程的象征。

“颇欲索其身,穷年就庚桑”表达了诗人想要深入探索自我,寻求精神上的归宿,如同向古代道家哲学家庚桑楚学习,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然而,“临渊故有羡,说食谁能尝”则揭示了人性的矛盾,即使渴望深邃的精神世界,但实际体验却难以达到。

“尚有平生怀,嵚崎类痴狂”表明诗人虽有理想与追求,但生活中的琐碎与现实的限制使这些理想显得有些痴狂。最后,“佳时坐自失,恐复堕渺茫”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担心自己会再次陷入迷茫与困惑之中。

“有生浪营营,有志终遑遑”是对人生普遍状态的概括,无论是忙碌还是追求,最终都可能感到空虚和不安。而“胡为自前却,坐待两鬓霜”则是诗人对于如何面对这种困境的思考,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越物质与时间束缚的答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心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自我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697)

程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 字:致道
  • 号:北山
  •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78—1144

相关古诗词

客舍写怀呈王八丈侍郎五首(其一)

君门如云汉,可望不可攀。

地上挟冰子,肉身无羽翰。

岂无国士知,势有不得言。

空怀激扬意,归坐自长叹。

此意重千金,宁论官九迁。

所愧误赏音,赏音从古难。

形式: 古风

客舍写怀呈王八丈侍郎五首(其二)

长安穷居客,一日一岁长。

况乃夏方半,迢迢良未央。

赪虬驾琼车,万里飞炎光。

冰崖不可见,仰视峰云翔。

蜗蟠两壁间,跂想深夜凉。

一暍非死所,念之热中肠。

其谁卧清昼,云树罗千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客舍写怀呈王八丈侍郎五首(其三)

束发营五斗,飘然落江湖。

当时尚痴绝,秣骥初问途。

去国十五年,俯仰同朝晡。

心随泽中雉,官作竿上鱼。

及兹才一迁,名实初未殊。

且当百里地,磨研城旦书。

形式: 古风

客舍写怀呈王八丈侍郎五首(其四)

一室不可扫,阴晴两非宜。

朝蝇污简编,暮蚊入裳衣。

尔来三日雨,门有一尺泥。

所喜庭户间,新凉洗馀曦。

贫贱无造请,闭关良不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