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英德至浛洸道中作

一县尽奇峰,参差削玉蓉。

人烟含乱石,瀑影出寒松。

空翠飞犹湿,馀花落尚秾。

乱同樵女渡,洸口暮闻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从英德至浛洸的途中所见的山川景色,充满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

首句“一县尽奇峰”,开篇即以“奇峰”点题,展现出整个县境皆是奇异峻峭的山峰,为全诗奠定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基调。接下来,“参差削玉蓉”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山峰比作削尖的玉芙蓉,形象地描绘出山峰的高耸和形态之美,同时也暗示了山峰的细腻与精致。

“人烟含乱石”一句,转而描写山间的人居环境,通过“乱石”与“人烟”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山石的粗犷与人的生活气息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瀑影出寒松”则进一步深化了自然景观的描绘,瀑布的影子映照在寒松之上,不仅增添了动态美,也体现了水与木之间的相互依存,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空翠飞犹湿,馀花落尚秾”两句,分别从视觉和触觉的角度描绘了山间的清新与生机。空中的翠色仿佛能飞动,即使在空中也能感受到湿润;落花虽已凋零,但依然鲜艳,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最后,“乱同樵女渡,洸口暮闻钟”以日常生活场景收尾,通过“乱同樵女渡”描绘了山间小径上樵夫与女子的日常行进,与前文的壮丽自然景象形成对比,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洸口暮闻钟”则以暮钟声结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让人在欣赏美景之余,也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节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场景的生动刻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舟上连州(其一)

路入涟江远,愁闻是鹧鸪。

草深迷两岸,云涨似重湖。

古木撑崖坠,惊流挟石趋。

拂舟萝带乱,攀折自嬉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舟上连州(其二)

时时川路尽,峡转复天开。

舟掠飞崖过,帆穿落木来。

鸟声多在水,人迹半生苔。

不寐因明月,宵深自溯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舟上连州(其三)

舟小愁炎热,迟回乱石间。

眠篙双女苦,坐钓一人閒。

水响知滩至,林昏羡鸟还。

时来思用武,前路耐间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舟上连州(其四)

峰峰相角立,奇石满空中。

山雨夏多白,江霞秋更红。

鱼虾三峡异,妇女一罾同。

数舸沿明月,歌传水帝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