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慢

六十归来,今过七十,感谢圣恩嘉惠。

早眠晏起,渴饮饥餐,自己了无心事。

数卷残书,半枚破砚,聊表秀才而已。

道先生、快写能吟,直是去之远矣。

没寻思、拄个青藜,靸双芒屦,走去渡头观水。

逝者滔滔,来之衮衮,不觉日斜风细。

有一渔翁,蓦然相唤,你在看他甚底。

便扶杖、穿起鲜鱼,博得一尊同醉。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鉴赏

这首元代虞集的《苏武慢》描绘了一位年迈文人回归田园、享受清闲生活的场景。诗人以六十岁回乡,现已过七十岁的经历,表达了对圣上恩泽的感激之情。他早睡晚起,饮食随意,没有过多的心事,仅以几卷残书和一枚破砚自娱,显示出他的淡泊名利,自足于秀才的身份。

诗人鼓励友人“道先生”继续写作,享受诗歌的乐趣,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已远离尘世纷扰。他漫步河边,看着流水滔滔,人事更迭,不觉日落风微。在这样的宁静中,他偶遇一位渔翁,被唤住,似乎在询问他在看什么。这一瞬间,诗人决定放下一切,拿起拐杖,穿上草鞋,只为与渔翁共饮,共享醉意。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晚年生活的恬淡与随性,以及对自然与友情的珍视,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情怀。

收录诗词(473)

虞集(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 字:伯生
  • 号:道园
  • 生卒年:1272~1348

相关古诗词

苏武慢

十载燕山,十年江上,惯见半生风雪。

对雪无舟,泛舟无雪,不遇并时高洁。

断港残沙,今兹何夕,一似剡溪归越。

但掀篷、数尺梅花,人迹鸟飞俱绝。

君不见、五老危巅,浮丘绝顶,笑我早生华发。

返老还童,易粗为妙,定有九还丹诀。

霁景浮空,天光眩海,一体本无分别。

便堪称、六一仙公,千古太虚明月。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苏武慢

自笑微生,凡情不断,轻弃旧矶垂钓。

走马长安,听莺上苑,空负洛阳年少。

玉殿传宣,金銮陪宴,屡草九重丹诏。

是何年、梦断槐根,依旧一蓑江表。

天赐我、万叠云屏,五湖烟浪,无限野猿沙鸟。

平明紫阁,日晏玄洲,晞发太霞林杪。

苍龙腾海,白鹤冲霄,颠倒一时俱了。

望清都、独步高秋,风露洞天初晓。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苏武慢

对酒当歌,无愁可解,是个道人标格。

好风过耳,皓月盈怀,清净水声山色。

世上千年,山中七日,随处惯曾为客。

尽虚空、北斗南辰,此事有谁消得。

曾听得、碧眼胡僧,布袍沧海,直下钓丝千尺。

掣取鲸鱼,风雷变化,不是等闲奇特。

寒暑相催,乾坤不用,历劫不为陈迹。

可怜生、忘却高年,长伴小儿嬉剧。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忆江南

千岁事,何许觅松乔。

急雨轻雷开道路,星河北斗转岧峣。相对话渔樵。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