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户部所藏张汝弼草书

南安太守东海翁,归来两袖乘天风。

眼前万事不挂齿,睥睨六合称书雄。

横挥直扫百态出,或舞鸾凤腾蛟龙。

一从篆?变行草,世间此艺难为工。

自言早学宋昌裔,晚向怀素逃形踪。

公孙大娘不识字,物艺乃与书法通。

颜家屋漏古钗脚,纵使异法将母同。

古人逝矣不复见,此翁岂在今人中。

江南纸价几翔踊,白金綵币随青铜。

家藏万纸付儿辈,谁谓此翁归橐空。

何人爱者司徒公,旧得此卷来吴淞。

愿公宝此勿轻弃,留看书船夜半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题为《刘户部所藏张汝弼草书》,是对刘户部收藏的张汝弼草书作品的赞美。诗中描绘了南安太守东海翁的形象,他归来时乘着天风,胸襟开阔,对世间万事不屑挂齿,自称为书艺之雄。东海翁的书法技艺高超,能够挥洒自如地创作出各种形态,如鸾凤腾蛟,或以百态呈现。他的书法从篆书到行草,技艺精湛,难以企及。

东海翁早年师从宋昌裔,晚年则效仿怀素的书法风格,其书法艺术与舞蹈、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相通。诗中提到的“公孙大娘”可能是指唐代著名舞蹈家,暗示东海翁的书法艺术与舞蹈艺术有着相似之处。诗中还提到了颜真卿的书法特点,如“颜家屋漏古钗脚”,并指出即使是不同的书法技法,也能体现出共同的艺术精神。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东海翁书法作品的珍视之情,认为不应轻易抛弃,希望它能被妥善保存,如同夜晚彩虹般珍贵。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东阳对东海翁书法艺术的高度评价和对其作品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送李惟正主事使淮

淮山苍苍入烟树,中有东曹旧分署。

郎官捧檄下层霄,疋马暂从沙上驻。

漕舟百万如屯云,材官武士纷成群。

榜歌调苦隔溪听,筹唱声高半夜闻。

向来书簿何胶扰,却道郎官爱文藻。

烛底寒更梦短长,笔端馀兴诗多少。

古来王事贵驰驰,壮夫岂必雕虫为。

休言玉郎冲星夜,不及琼林宴月时。

形式: 古风

送仲维馨院使还淮南

双环杂佩摇丁东,少年通籍明光宫。

每逢天子赐颜色,长与大夫歌退公。

旧悬腰带黄金重,新送宫壶白露浓。

人道相如归昼锦,谁言张翰忆秋风。

秋风未动江花老,思向东原赋春草。

千金宁为买书贫,万事不及还家早。

巢中健翮长双成,镜里慈颜看转好。

况当朝省盛才贤,且向山林乐熙皞。

淮南江北湖水傍,门前绰楔高如堂。

旧书旧隐故无恙,某水某丘安可忘。

采将芹叶思君献,斫得江鱼念母尝。

我亦临风惜分手,碧云高处望回翔。

形式: 古风

苦热行

炎天火炽金初㐲,赤日南行到南陆。

谁将橐籥鼓洪炉,熇气长嘘满川谷。

高云当空屹不动,大者如山小如屋。

渴虹下饮溪无言,野雉成蛟入藏麓。

重波煮海石欲烂,鬼斧赭树山应秃。

玉堂去天才一蹴,不见刚风起鸿鹄。

人间路局骐骥愁,万蚋千䖟竞喧逐。

极知寥廓是仙游,始信祝融真吏酷。

我时掷笔出史局,十步天墀九回躅。

暂辞书簿日纷纭,岂免冠屦相縳束。

骑行扇拥且莫当,道有赪肩随赤足。

归来岸帻高林下,旋汲清泉漱寒玉。

烦心展转不得眠,中夜起坐呼僮仆。

安得大瓢水一掬,顿洗歊尘三万斛。

形式: 古风

题清明上河图

宋家汴都全盛时,四方玉帛梯航随。

清明上河俗所尚,倾城士女揭童儿。

城中万屋翚甍起,百货千商集成蚁。

花棚柳市围春风,雾阁云窗粲朝绮。

芳原细草飞轻尘,驰者若飙行若云。

虹桥影落浪花里,捩舵撇蓬俱有神。

笙歌在楼游在野,亦有驱牛种田者。

眼中苦乐各有情,纵使丹青未堪写。

翰林画史张择端,研朱吮墨镂心肝。

细穷毫发夥千万,直与造化争雕镌。

图成进入缉熙殿,御笔题签标卷面。

天津一夜杜鹃啼,倏忽春光几回变。

朔风捲地天雨沙,此图此景复谁家。

家藏私印屡易主,嬴得风流后代誇。

姓名不入宣和谱,翰墨流传藉吾祖。

独从忧乐感兴衰,空吊环州一抔土。

丰亨豫大纷彼徒,当时谁进流民图。

乾坤頫仰意不极,世事荣枯无代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