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征杂咏二首(其一)

羲和无停轨,寒暑更相易。

岁暮谁不归,独为远行客。

荆榛当路衢,乌鸢翔我侧。

疾风吹沙尘,白日忽以匿。

筋骨既憔悴,感此增怵惕。

悠悠赴壑鳞,戢戢归林翼。

物性有如此,行役不遑息。

阊阖不可攀,阆风不可即。

果腹适莽苍,浩荡将安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北征途中的艰辛与孤独之感。开篇“羲和无停轨,寒暑更相易”,以羲和驾车的日月轮回象征时间的流逝,寒暑交替暗示旅途的漫长与艰苦。接着,“岁暮谁不归,独为远行客”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思念与归乡的渴望,却只能独自一人在旅途中漂泊。

“荆榛当路衢,乌鸢翔我侧”描绘了旅途中的荒凉景象,荆棘丛生的道路,乌鸢盘旋于旁,营造出一种孤寂与不安的氛围。“疾风吹沙尘,白日忽以匿”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恶劣,狂风卷起沙尘,遮蔽了视线,也隐喻了人生的艰难与不可预测。

“筋骨既憔悴,感此增怵惕”写出了诗人身体与精神的双重疲惫,面对困境,内心充满了警觉与忧虑。“悠悠赴壑鳞,戢戢归林翼”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游向深渊的鱼与回归林间的鸟,表达了对自由与归宿的向往。

“物性有如此,行役不遑息”指出自然界万物都有其生存之道,而人在旅途中的奔波劳碌,却难以得到片刻的休息。“阊阖不可攀,阆风不可即”表达了对理想与仙境的追求,但现实的局限使得这些美好愿景难以实现。“果腹适莽苍,浩荡将安极”则以满足基本生存需求为最终目标,但在广阔的世界中,寻求安定与归属感的旅程似乎永无止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北征途中的复杂情感与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收录诗词(148)

张时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夏日偕邬佩之石廉伯集顾司封馆

有肴不在俎,有酒不在觞。

与君兄弟亲,共此明月光。

朱霞绚层汉,熠耀流衣裳。

清飙来徐徐,菡萏扬其芳。

西邻绮罗子,吹箫鸣凤凰。

今夕良宴会,欢乐殊未央。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杂诗

古道有蒺藜,行者戒经过。

新径富桃李,过客肩相摩。

古道日以微,新径日以多。

江河逝悠悠,叹息将如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雨中简子仁员外

积雨旷朝暮,层城苦沈沈。

端居谁与言,抱此怀人心。

一为轩冕拘,遂使名迹侵。

长愧玄豹姿,隐雾南山岑。

君通微妙理,伫想开尘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归次南关驿

祇役忽于今,径涂宛如昨。

秣马息荒林,振车越重壑。

岁暮滞还期,客心怅不乐。

曰予本沈冥,遭时乃濩落。

化海异微禽,蟠泥岂尺蠖。

方因迁斥馀,始遂归来诺。

逝将入云峰,灭迹从所托。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