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二)重到西湖忆旧

绣甸春浓,酒帘外、青山无数。

还记得、桃花满院,刘郎前度。

红烛画桡临别酒,碧箫残雨相思路。

看韶光、零落断桥边,斜阳暮。无限景,烟中树。

无限意,风前絮。对澄湖如镜,玉人何处。

艳影尚疑花欲笑,丽情只有莺能诉。

叹西泠、松柏自年年,风流误。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清代董俞的《满江红·其二》描绘了春天西湖的美景和词人的怀旧之情。"绣甸春浓,酒帘外、青山无数",开篇即展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江南春色图,酒家门外青山连绵,春意盎然。"还记得、桃花满院,刘郎前度",借桃花和刘郎典故,回忆往昔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

"红烛画桡临别酒,碧箫残雨相思路",通过红烛、画船和雨中的碧箫,描绘出离别时的凄美场景,暗示着词人对旧日友情的深深怀念。"看韶光、零落断桥边,斜阳暮",夕阳西下,断桥边的景象更添了几分落寞与感伤。

接下来,词人将视线转向湖面,"无限景,烟中树。无限意,风前絮",烟雾中的树木和随风飘散的柳絮,象征着无尽的思绪和情感。"对澄湖如镜,玉人何处",以湖面如镜比喻对过去的清晰记忆,而玉人不见,更显孤独。

"艳影尚疑花欲笑,丽情只有莺能诉",美丽的景色仿佛还在欢笑,但美好的情感只能由黄莺传述,表达了词人对旧日繁华的追忆和如今的孤寂。最后,"叹西泠、松柏自年年,风流误",词人感叹时光荏苒,自己错过的美好时光,只剩下西泠桥畔的松柏见证,暗含着深深的遗憾和自责。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西湖春景为背景,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下境遇的感慨,具有浓厚的怀旧色彩。

收录诗词(167)

董俞(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其三)寄怀陈山农

寄语陈郎,还记得、吴趋行乐。

明月夜、鹍弦凤管,共倾凿落。

迟日玉枰花下艇,翠微蜡屐烟中阁。

想那年、光景总消魂,浑如昨。且学织,桃椎屩。

且学卖,韩康药。又何妨远蹈,芜城跨鹤。

况是竹西歌吹地,一时琴酒堪栖托。

问董生、踪迹近如何,仍漂泊。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四)丁未夏泖,滨人剖蚌得径寸大珠,赋此纪异

三泖凄凉,忽变作、珠池璀璨。

岂果有、孟尝廉吏,夜光复焕。

何处忽收鲛客泪,谁人敢把骊龙探。

看荧荧、火齐掌中圆。非常玩。赤水曲,昆仑岸。

象罔索,离朱瞰。怪江干夜夜,蟾辉同烂。

金错剖来胎似玉,晶盘擎出光微绀。

似匹夫、怀宝罪何辞,还堪叹。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水调歌头(其一)怀西江李维饶

自别同心友,倏忽五春秋。

不知别后消息,千里思悠悠。

地占南州之胜,人在东京以上,谈笑尽风流。

回想龙沙景,烂漫梦中游。云如醉,烟如怨,月如愁。

荒城觱篥,不堪还倚最高楼。

闻道燕山归去,复向潇湘作客,奇句锦囊收。

恨乏晨风翼,与汝访丹邱。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水调歌头(其二)寿何履方

螺盏浮琼液,鸠杖映华颠。

秋来恰遇佳景,岩桂凝晴烟。

本是竹溪六逸,堪入香山九老,丰韵自翛然。

不作黄梁梦,惟检白云篇。柴门静,松径僻,日高眠。

丹青妙理,真将笔墨当谈禅。

吾欲借君彩笔,便拟写君入画,俨似画中仙。

蟾影和秋色,潇洒自年年。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