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安福李令先春阁

宫殿绕风烟,江山壮城郭。

令君蓺桃李,面春筑飞阁。

春至最先知,雨露遍花药。

是日劝农桑,冰销土膏作。

弦歌出县斋,裴回问民瘼。

鸡犬声相闻,婴此簿领缚。

安得携手嬉,烹茶煨鸭脚。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翻译

宫殿笼罩在风烟之中,江山壮丽,城郭雄伟。
您让桃李满园,春天的气息在建造的飞阁中洋溢。
春天的到来最先感知,雨露滋润着花草和药材。
这一天,我们倡导农事耕织,冰雪融化,土地肥沃。
弦歌从县衙传出,我们来回询问百姓疾苦。
鸡犬之声相互听见,公务繁重,束缚了我们的生活。
如何能一同游玩,煮茶炖鸭脚共享欢乐呢?

注释

宫殿:宏伟的建筑。
风烟:云雾缭绕。
江山:壮丽的自然景色。
城郭:城市城墙。
令君:尊称官员。
面春:充满春天气息。
飞阁:高耸的楼阁。
雨露:雨水和露水。
花药:花草。
劝农桑:倡导农业劳动。
冰销:冰雪消融。
弦歌:音乐和歌唱。
民瘼:民间疾苦。
簿领:公文簿册。
缚:束缚。
携手嬉:手牵手游玩。
烹茶:煮茶。
煨鸭脚:炖鸭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春天景象,以及地方官员体察民情、关心农事的生动画面。首句“宫殿绕风烟,江山壮城郭”展现了城市的雄伟与自然景色的壮观。接着,“令君蓺桃李,面春筑飞阁”赞美了李令的政绩和他对教育的热情,如春风般温暖,建造了飞阁以迎春意。

“春至最先知,雨露遍花药”表达了对春回大地的喜悦,以及对农事的关注,雨露滋润着花草药物,象征丰收的希望。“是日劝农桑,冰销土膏作”写到官员在春天里鼓励农耕,土壤解冻,预示着一年的好开始。

“弦歌出县斋,裴回问民瘼”描述了李令走出官署,深入民间,关心百姓疾苦,体现出他的亲民之风。“鸡犬声相闻,婴此簿领缚”则揭示了官员虽身处繁务之中,但仍能听到百姓生活的点滴,表达了对束缚于文书的无奈。

最后两句“安得携手嬉,烹茶煨鸭脚”表达了诗人对与李令一同悠闲度日,共享田园乐趣的向往,流露出对和谐人际关系的渴望。整体上,这是一首赞美地方官员勤政爱民,富有生活情趣的诗篇。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寄题安福李令适轩

琳宫接丛霄,渌水连翠微。

幽花露林薄,好鸟娱清辉。

道人勤洒扫,令尹每忘归。

孝慈民父母,虎去蝗退飞。

来思僚友同,歌舞醉红衣。

定知与民乐,吏瘦吾民肥。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寄题安福李令爱竹堂

渊明喜种菊,子猷喜种竹。

托物虽自殊,心期俱不俗。

千载得李侯,异世等风流。

为官恐是陶彭泽,爱竹最知王子猷。

寒窗对酒听雨雪,夏簟烹茶卧风月。

小僧知令不凡材,自扫竹根培老节。

富贵于我如浮云,安可一日无此君。

人言爱竹有何好,此中难为俗人道。

我于此物更不疏,一官窘束何由到。

形式: 古风

寄题荣州祖元大师此君轩

王师学琴三十年,响如清夜落涧泉。

满堂洗尽筝琶耳,请师停手恐断弦。

神人传书道人命,死生贵贱如看镜。

晚知直语触憎嫌,深藏幽寺听钟磬。

有酒如渑客满门,不可一日无此君。

当时手栽数寸碧,声挟风雨今连云。

此君倾盖如故旧,骨相奇怪清且秀。

程婴杵臼立孤难,伯夷叔齐采薇瘦。

霜钟堂上弄秋月,微风入弦此君悦。

公家周彦笔如椽,此君语意当能传。

形式: 古风

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韵谨同韵赋之

春皇赋上瑞,来宁黄屋忧。

下令走百神,大云庇九丘。

风声将仁气,艳艳生瓦沟。

寒花舞零乱,表里照皇州。

千门委圭璧,晓日不肯收。

元年冬无泽,穴处长螟蟊。

两宫初旰食,补衮献良筹。

有道四夷守,无征万邦休。

耆年秉国论,泾渭极分流。

辍耒入班品,逸民尽归周。

股肱共一体,间不容戈矛。

人材如金玉,同美异刚柔。

正须众贤和,乃可疏共吺。

改弦张敝法,病十九已瘳。

王指要不匿,蚀非日月羞。

桑林请六事,河水问九畴。

天意果然得,玄功与吾谋。

此物有嘉德,占年在麦秋。

近臣知天喜,玉色动冕旒。

儒馆无他事,作诗配崇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