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帘

千丝透篾。逗小风隐隐,湘水如活。

隔断秋光,珠箔银屏,贫家个里无别。

看书密坐留香久,听点屐红□三折。

只片时不放驼钩,便积满窗黄叶。

花外阿侬住处,素纱淡淡影,人更清绝。

莫认疑城,百子裙边,亸地分明仙蝶。

门外客到鹦哥唤,乍一笑、玉纤亲揭。

等夜深、丫角张琴,引入玲珑秋月。

形式:

鉴赏

这首诗名为《疏影·帘》,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赵熙所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画面。"千丝透篾",形象地写出帘子上的细丝透过竹篾,透出轻盈之感。"逗小风隐隐,湘水如活",暗示微风吹过,带来湘江水的灵动气息。

"隔断秋光,珠箔银屏,贫家个里无别",帘子不仅阻挡了外界的秋意,也象征着简朴生活的宁静。"看书密坐留香久,听点屐红□三折",描绘了读书人专注的模样,连鞋子的声音都听得清晰,足见其心境专注。

"只片时不放驼钩,便积满窗黄叶",进一步强调时间在静寂中流逝,窗外黄叶堆积,更显季节的流转和时光的无情。

"花外阿侬住处,素纱淡淡影,人更清绝",诗人将视线转向帘后的女子,她的居所如花外仙境,人影绰约,清雅脱俗。"门外客到鹦哥唤,乍一笑、玉纤亲揭",描绘出客人来访时,女子的娇俏与含蓄。

最后,"等夜深、丫角张琴,引入玲珑秋月",夜晚降临,女子弹奏起琴声,与秋月相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诗意的生活情境。

整体来看,赵熙的这首《疏影·帘》通过描绘帘后生活场景,展现了清贫而高雅的生活情趣,以及主人公的娴静之美。

收录诗词(574)

赵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题路瓠庵仙山濯发图

一官凉到秋光,苏髯举似都曹句。

依然秋士,一床秋梦,一灯秋雨。

绝顶茅庵,七签云笈,瑶池阿母。

只一瓢一笠,一般云水,何地访,万松树。

即此万松瀑布。把荣州,画成天姥。

杳然仙碧,听风听水,洧盘今古。

劫换红羊,身骑白鹿,是君归路。

定寻秋约我,七弦山响,认摩崖处。

形式:

秋宵吟.醉和石帚韵

雨声稀,月色皎,噀酒黄花香悄。

凉云里,送一枕秋心,断鸿天晓。挽春荑、弄绣葆。

倦鹤栖栖华表。知何计,有背郭三间,对锄烟草。

五载西风,断送得天荒地老。

渐台星影,坞壁军声,引泪梦痕绕。黄叶荣州早。

冷落残山,亲故半杳。

幸邻僧唤我题签,慈竹西角尽醉了。

形式:

烛影摇红.答休庵

秋老诗心,无多黄叶敲窗雨。

荒池半月过重阳,人比青荷苦。两处愁如一处。

念家山、残年乐府。一千亩竹,八百株桑,有生全误。

白者省声中,寻君月底修箫谱。

似闻夜啸有寒鸱,碧火徐州路。不久西风又去。

劝江淹、休吟恨赋。此中差乐,一瓮摇天,羲农终古。

形式:

大圣乐.题霁园

黄叶西风,白头遗老,小园身世。

算五年、清浅蓬莱,在水一方,除却漏舟何地。

对雪自惊尧年鹤,尽城廓、人民清泪里。

悲秋气、试横揽八荒,女萝山鬼。

前尘莫谈癸巳,问谁是花潭谁栗里。

历两朝人事,一般烟雨,何年晴霁。

苦信几行龙溪录,剩元子、荒亭堆战史。

谈经所,百年后、夏峰苍翠。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