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千枝花里玉尘飞,阿母宫中见亦稀。
应共诸仙斗百草,独来偷得一枝归。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春日花开的景象。"千枝花里玉尘飞",这里的“花”指的是李白诗中常提到的桃花,"玉尘"形容花瓣轻盈如玉般细小,它们随着微风飘落,如同尘埃。这句话传达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勃勃,同时也带有一丝淡雅与脱俗之感。接下来的“阿母宫中见亦稀”则是说即便是在深宫之中,也能看到这些花瓣的踪迹,"阿母"通常指代母亲或者尊贵之人,这里的使用增添了一份亲切和温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第三句“应共诸仙斗百草”中的“诸仙”指的是古代传说中住在山林之间,擅长药草之道的神仙。"斗百草"则是指这些仙人们选择并辨识各种灵异草木的能力。这一句突显了诗人对自然界特别是草木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最后一句“独来偷得一枝归”表达了诗人自己在众多花中独自采撷了一枝带回家的情景。"独来"意味着秘密而独立的行动,"偷得"则透露出一种不为人知、神秘的感觉,而"一枝"则是诗人对这份独特收获的珍视。这句诗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个人体验和占有欲望。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花开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刻理解与尊重,以及他自身对于这种美好独特体验的向往。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九色云中紫凤车,寻仙来到洞仙家。
飞轮回处无踪迹,唯有斑斑满地花。
喜作闲人得出城,南溪两月逐君行。
忽闻新命须归去,一夜船中语到明。
晚到金光门外寺,寺中新竹隔帘多。
斋官禁与僧相见,院院开门不得过。
溪头一径入青崖,处处仙居隔杏花。
更见峰西幽客说,云中犹有两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