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昆山

旃檀楼阁倚中天,借住僧房又隔年。

方外几时堪结社,名山到处可栖禅。

晓携金锡云生钵,夜对龛灯月满船。

我忆远公能说偈,临风谩为写长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即将返回昆山的情景,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法的虔诚追求。首联“旃檀楼阁倚中天,借住僧房又隔年”以壮丽的寺庙景象开篇,暗示了僧人的修行环境之高雅,同时也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僧人生活的简朴。颔联“方外几时堪结社,名山到处可栖禅”则表达了对结社共修的渴望以及对遍访名山修行的向往,体现了僧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外在世界的探索。

颈联“晓携金锡云生钵,夜对龛灯月满船”生动地描绘了僧人日常修行的生活场景,早晨携带法器和食物,夜晚对着佛龛的灯光,与月光相伴,既展现了僧人的生活细节,也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尾联“我忆远公能说偈,临风谩为写长笺”则是诗人对僧人修行经历的感慨,提到东晋高僧慧远能吟诵佛偈,表达了对僧人智慧与修为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僧人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修行生活的宁静与庄严,以及诗人对其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共鸣,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745)

金幼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春晖堂卷

鹤发如霜映北堂,母恩难报寸心长。

自期晚节调甘旨,愿奉高年托寿康。

日照萱花春蔼蔼,云生慈竹晚苍苍。

也知纯孝无时巳,为尔题诗一慨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魏氏茧丝遗藁

君才卓荦冠时流,独惜青年志未酬。

奋笔自期攀屈宋,苦吟端欲驾曹刘。

幸存制作传遗墨,无复衣冠继昔游。

令子至今能嗣世,显扬应不负箕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梅轩

种来梅树满林坰,那似溪山景物清。

冰雪生香云绕屋,珊瑚照影月当屏。

西湖酒醒逋仙梦,东阁吟馀水部清。

伫待他年成实后,要知金鼎可调羹。

形式: 七言律诗

题颜氏奇峰卷

极目青原在翠微,群峰如画列屏帷。

天连秀色分书幌,地拥晴岚照板扉。

竹屿风凉吟载笔,石屏云暖坐题诗。

有怀胜迹增惆怅,何日登临慰所思。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