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吏部冢

蓬蒿道旁冢,云是晋时贤。

名声与陵谷,共尽一千年。

惟昔纵达观,死生同蜕蝉。

安知泉下魄,非复瓮间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名为《毕吏部冢》。诗中描绘了对墓地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首句“蓬蒿道旁冢”,以蓬蒿覆盖的荒冢起笔,营造出一种荒凉与寂寥的氛围,暗示墓地的久远与被遗忘。接着,“云是晋时贤”一句,点明墓主人的身份为晋代的贤人,引出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敬仰。

“名声与陵谷,共尽一千年”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墓主人的名声与自然界的山陵、山谷相提并论,强调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这里的“共尽一千年”,既是对墓主人生命长度的描述,也是对所有生命终将消逝的普遍真理的揭示。

接下来,“惟昔纵达观,死生同蜕蝉”两句,表达了对墓主人生前豁达态度的赞美。这里将死比作蝉蜕,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如同蝉蜕壳一样自然和平静,体现了诗人对生死问题的超然态度。

最后,“安知泉下魄,非复瓮间眠”一句,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哲思。它暗示了人们对死后世界的未知和对生命延续可能性的探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墓地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生命、死亡的复杂情感和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和张洞春雪

水国虽暑湿,亦恶春令早。

雨旸恒不时,过燠未为好。

凌威集骄阳,瘴疹一以埽。

宿麦根复濡,丰年不烦祷。

堪舆气清真,生物同寿考。

大哉造化力,排斡正穹昊。

能令四时顺,少失安足道。

君胡乃嗟叹,哀彼花与草。

方今王正始,节物自未老。

繁华虽云迟,秀实终自保。

可以宽君爱,毋为色枯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雪意

凄风起幽朔,白日晦光色。

仰视浮云高,苍茫天容碧。

林林愯群木,栗栗抱寒魄。

今朝识天意,欲见松与柏。

形式: 古风

雪后

日出桑柘巅,鹤鸣风景和。

纵心适田野,顾觉春意多。

欣欣林间叟,负薪行且歌。

此中有真乐,富贵如余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寿宁观残雪

春阳漏潜筦,凛气留深殿。

金茎向飞露,碧瓦仍铺练。

寒光寂寞回,暖色依微变。

壶中异风景,会待花如霰。

形式: 古风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