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日楼居》由清代诗人袁九昵所作,描绘了秋日登高远眺的景象与内心感受。
首句“高楼一骋望,秋林何冥冥”,开篇即展现出诗人站在高楼上,远眺秋林的景象。秋林在诗人眼中显得深邃而幽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
接着,“金飙飒然来,拂拂吹轩楹”描述了秋风的来临,它轻拂着楼阁的门窗,带来了一丝凉意和清新。这里的“金飙”指的是秋风,形象地描绘了秋风的特性。
“严霜凋蕙草,竹根莎鸡鸣”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景象。严霜覆盖了草地,使得原本生机勃勃的蕙草失去了往日的活力;竹根下,莎鸡的鸣叫声在寂静中回荡,增添了夜晚的宁静与寒意。
“落日凄以黄,照此朱槿荣”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金色的阳光洒在朱槿花上,虽然朱槿花依然鲜艳,但夕阳的凄凉色彩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哀愁。
“房栊郁窈窕,芳树纷葱菁”则转向对楼内环境的描写。房栊(窗户)内外,郁郁葱葱的树木与繁茂的花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
“低枝触锦瑟,泠然激清声”描绘了树枝轻轻触碰锦瑟(一种乐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境寂意自惬,虑淡心寡营”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宁静之景时内心的满足和平静,以及对世俗杂念的淡泊。而“因悟静者远,而多遗世情”则是诗人通过这次登高远眺,领悟到静心之人能够远离尘世的烦恼,保持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追求自然和谐、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