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邹烈妇

史妇邹氏女,红颜盛芳年。

良人隶戎籍,荷戈去防边。

兵尘方澒洞,杀气亘中天。

仓皇失所依,已不望生全。

一朝竟遭掠,剑戟罗满前。

宁死不受污,遇害归黄泉。

白璧虽无瑕,鸾镜岂复圆。

至今坟上木,清风犹凛然。

我为纪贞烈,留待太史编。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邹氏的女子在丈夫从军、战乱频仍的背景下,面对强暴坚决不屈,最终选择以死明志的英勇事迹。诗中通过“史妇”这一称谓,强调了邹氏女子的行为具有历史意义和道德价值。

首句“史妇邹氏女,红颜盛芳年”,点明了邹氏女子的身份与年轻美貌,暗示了她的生活原本充满生机与希望。接着,“良人隶戎籍,荷戈去防边”描述了丈夫从军,远离家乡,前往边疆守卫国家的情景,预示了家庭即将面临的动荡。

“兵尘方澒洞,杀气亘中天”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战乱的残酷与恐怖,战争的烽烟弥漫,杀气冲天,营造出一种紧张压抑的氛围。

“仓皇失所依,已不望生全”表现了邹氏女子在战乱中的无助与绝望,她失去了依靠,对生存充满了悲观。

“一朝竟遭掠,剑戟罗满前”揭示了邹氏女子不幸遭遇强暴的事实,剑戟林立,象征着暴力与威胁。

“宁死不受污,遇害归黄泉”展现了邹氏女子的高尚情操与坚定意志,她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遭受侮辱,体现了对尊严的坚守。

“白璧虽无瑕,鸾镜岂复圆”运用比喻手法,将邹氏女子比作无瑕的白璧和破碎的鸾镜,表达了对她纯洁品质和完美形象的赞美。

“至今坟上木,清风犹凛然”描绘了邹氏女子墓地周围的景象,即使时间流逝,清风依旧凛冽,象征着她的精神永存。

最后,“我为纪贞烈,留待太史编”表明诗人对邹氏女子事迹的铭记与敬仰,希望将其事迹记载于史册,供后人传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邹氏女子英勇行为的叙述,不仅赞扬了她的贞烈品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战争与人性的复杂性,具有深刻的历史与人文价值。

收录诗词(998)

陈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受益黄先生会试

夫君蓝溪后,瑜■蕴荆璞。结发抱遗经,道源溯伊洛。

春秋夙所嗜,义例尊笔削。

朅来试秋闱,摛藻扬景铄。

奋身青云中,丹桂喜高擢。

春闱期在迩,万里赴京国。

大廷拟敷对,早晚膺宠渥。

勉哉树勋名,勿负平昔学。

形式: 古风

思贻堂为钱宣昆仲赋

海虞有钱氏,学行众所推。

虽膺九重眷,所蕴未及施。

嗣子守遗训,夙夜罔或违。

裕家务勤俭,存心复仁慈。

善庆逮后昆,惠泽被孤嫠。

诸孙信英特,双璧联光辉。

孝敬心切切,友爱情怡怡。

素志在显扬,拟学古人为。

沉潜在经籍,跬步循矩规。

为善益自力,声誉恒昭而。

藏修一室中,华扁名思诒。

芸香袭书幌,墨花浮砚池。

有志事竟成,矧遭圣明时。

奋迅谅有日,远大以为期。

形式: 古风

草庭为蹇公子赋

美人嗜贞素,居地喜幽僻。

春融土脉动,庭草纷如织。

茸茸媚烟姿,袅袅交翠色。

光风自无边,生意恒不息。

开窗纵清玩,万虑若冰释。

缅怀濂溪翁,终日观太极。

形式: 古风

碧霞丹房为道士王立中赋

有美学仙侣,癯然辟谷颜。

身披鹤氅衣,头戴芙蓉冠。

寻真得秘诀,归住碧霞间。

玄馆既深邃,洞门亦萧闲。

安垆识火候,终日炼还丹。

朱砂杂铅汞,宝鼎龙虎蟠。

九转丹若成,金箓名不刊。

群真拟相候,同访三神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