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皇帝挽词(其一)

草昧千龄旦,飙回九县尘。

皇天开我宋,丹极下真人。

指顾山河定,欢呼历数新。

断鳌重立极,更与物为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在历史的黎明之初,狂风扫荡九州的尘埃。
上天赋予我大宋朝,真命天子降临人间。
挥手之间江山稳固,人们欢庆新的时代来临。
断裂的巨鳌重新树立天地支柱,带来新生和春天的气息。

注释

草昧:指历史的初期,未开化或混沌不明的状态。
千龄旦:千年盛世的黎明时刻。
飙回:形容狂风席卷。
九县尘:九州大地的尘埃,代指天下。
皇天:古代对上天的尊称。
丹极:道教中指天帝居住的宫殿,此处象征宋朝的辉煌。
真人:道教中的仙人,此处指天子。
指顾:挥手示意,形容轻松决定。
历数:帝王的统治次序,这里指新的王朝更替。
断鳌:神话中的巨龟,支撑天地的象征。
立极:重新确立天地的中心或政权基础。
更与物为春:带给万物新生,如同春天般充满生机。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赵慎所作,名为《高宗皇帝挽词(其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见到作者在表达对已故君主高宗皇帝的哀悼之情,以及对于国家和自然界变化的一种哲学思考。

首句“草昧千龄旦,飙回九县尘。”意指时间流逝,如同晨光破晓,而风尘又卷土中。这两句话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时间易逝和世事无常的情感。这里,“千龄”强调了岁月的漫长,而“九县”则暗示着广阔的疆域。

接下来的“皇天开我宋,丹极下真人。”则是对国家命运的一种肯定与信仰。“皇天”指代上天或天道,“开我宋”表达了对宋朝的认同和赞美;“丹极”可能暗示着帝王的权威和高贵,而“下真人”则是对君主英明、德行的称颂。

第三句“指顾山河定,欢呼历数新。”显示出一种希望与乐观的情绪。“指顾”意味着眺望四周,“山河定”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自然界稳固的一种愿景;“欢呼”则是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期待和庆幸。

最后两句“断鳌重立极,更与物为春。”展现了一种超越生死、与大自然合一的境界。“断鳌”可能象征着突破束缚,达到新的高度,“重立极”则是对这种新境界的一种肯定;“更与物为春”则表达了作者希望即使在变故中,也能像春天那样充满生机与活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赵慎对于已逝君主的哀悼之情,更反映出他对国家安定、自然界和谐以及个人境界提升的一种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9)

赵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玉津园赐皇太子以下官

一天秋色破寒烟,别籞连堤压巨川。

欣见岁功成万宝,因行射礼命群贤。

腾腾喜气随飞羽,袅袅凄风入控弦。

文武从来资并用,酒馀端有侍臣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皇雩山图

仙鹅飞去是何年,灵迹犹存古岭边。

藤老龙蟠疑护法,山幽禽语是逃禅。

手攀古木身忘倦,口吸香泉骨欲仙。

邻叟不知唐世远,犹言谢母旧因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冷泉堂

山中秀色何佳哉,一峰独立名飞来。

参差翠麓俨如画,石骨苍润神所开。

忽开彷像来宫囿,指顾已惊成列岫。

规模绝似灵隐前,面势恍疑天竺后。

孰云人力非自然,千岩万壑藏云烟。

上有峥嵘倚空之翠岭,下有潺湲漱玉之飞泉。

一堂虚敞临清沼,密荫交加森羽葆。

山头草木四时春,阅尽岁寒人不老。

圣心仁智情幽閒,壶中天地非人间。

蓬莱方丈渺空阔,岂若坐对三神山。

日长雅趣超尘俗,散步逍遥快心目。

山光水色无尽时,长将挹向杯中渌。

形式: 古风

和史浩曲宴澄碧殿诗

揖逊荷帝尧,寅恭五元祀。

治道贵清静,圣言有深旨。

谁歌元首明,自得股肱喜。

跻民期仁寿,距肯中道止。

力农乐彼田,坐贾安于市。

岁行阅丰登,国论销委靡。

予力初何能,济济赖多士。

矧予有元老,中立而不倚。

居东逾三年,不远来千里。

未遂赤松游,辍诵青琅蕊。

皓首持六经,日侍明光里。

翼乎鸿遇风,纵矣鱼在水。

儒行绝瑕疵,道心无尘滓。

挺挺松柏姿,巉巉山岳峙。

予惟日万几,至仁同一视。

西成锡小宴,促坐才尺咫。

湛露愧歌周,置酒非封齿。

归美见新诗,如卿能有几。

眷言澄碧行,胜赏得迂趾。

亦屡引公卿,对此谈政理。

虚心欲受人,忠言资逆耳。

朕瘠天下肥,至乐无易此。

颇念文武疆,六合尚殊轨。

东都会诸侯,宣王昔于是。

期尔罄嘉谋,使我勋业起。

勿以方燕颐,所书聊复尔。

卮酒正须釂,话言未能已。

都护万年觞,何当至庭戺。

文章藉老手,直笔中兴纪。

载嘉矍铄翁,焉得辞骫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