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杪太史王丈西园先生暨之岩侍御绍衣翼子两同年邀同李云卜先生虞典孝廉游陶然亭

澹日冷平皋,寒林倚荒圃。

招邀上孤亭,不记春前路。

忆昨早春游,晞阳媚烟树。

冰开新水融,芦长才如箸。

隔林红杏花,啼莺不知处。

日月曾几何,苍凉失其故。

一年京雒中,十丈迷尘雾。

何期心眼开,噩梦如初寤。

高坐敞虚窗,廓然成野趣。

庾公兴不浅,少长惬情愫。

逝景不可追,兹游良不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董元度的诗描绘了冬末时节,诗人与友人游览陶然亭的场景。诗的前四句通过"澹日"、"寒林"和"荒圃"等意象,展现出冬日的冷寂与荒凉,而"孤亭"则暗示了登高远眺的孤独与寻求慰藉的心境。诗人回忆起早春的游历,那时阳光明媚,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与眼前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中间部分通过"隔林红杏花"和"啼莺不知处",描绘出春天的色彩与生机,而今却只剩"苍凉失其故",表达了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人感叹在京城的忙碌生活中,迷失了自我,但在友人的邀请下,得以重拾自然的乐趣,心境豁然开朗。

最后,诗人借用庾公的典故,表达对此次游玩的赞赏,认为这次出游不仅让心灵得到了释放,也弥补了之前的遗憾,"逝景不可追,兹游良不误",强调了这次相聚的价值。整首诗以冬末景色为背景,融入了对人生际遇的思考,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4)

董元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雨读朱太史次筠李上舍蟠木联句见示诗慨然感赋

屋漏夜淙淙,新旧雨相续。

短檠伴深更,嗒然同槁木。

何来石鼎诗,忽忽动心目。

掩卷几沈吟,车轮转肠毂。

束发入名场,章句耻碌碌。

希登作者堂,大雅继芳躅。

麻中可直蓬,他山可攻玉。

出谷鸟嘤鸣,友声应林麓。

车笠订鸡盟,上下云龙逐。

琴台有朱君,矫矫云中鹄。

陇西佳公子,温温荆山璞。

先后结同心,气味芝兰郁。

吾乡名士多,山川倍清淑。

佛慧数峰青,明湖半城绿。

俯槛听鸣泉,蜡屐访修竹。

互答以行歌,夜阑更秉烛。

白云罢吟坛,慷慨思重筑。

聚散十年间,萍飘不相属。

强踏京华尘,抗颜还走俗。

蒙头雪千丝,堆胸愁百斛。

依然一故吾,天高渐局促。

繄我同袍友,华藻振新沐。

或登瀛洲侣,然藜校天禄。

或鼓成均箧,槐市扇芬馥。

联床感离群,古道交相勖。

示我索和章,百感互相触。

回首忆同游,落落棋布局。

云散而风流,胜会讵可复。

况我本散人,底事自羁足。

风雨搅中宵,旧梦萦心曲。

渔洋曾有言,成句吾能读。

冷落鹊山湖,几人为令仆。

形式: 古风

送同年孔芷堂农部奉使秦中

闻道风清瀚海头,轺车直向古凉州。

重臣分陕新开府,星使筹边独倚楼。

日射华峰莲幕晓,月明沙碛玉门秋。

知君奏捷长杨日,鲁国儒生万户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假后寄故园兄弟

吾庐回首白云深,马颊河干有杜林。

寸草频年霜露感,尺书远道弟兄心。

对床夜雨怀坡颍,策杖名山负向禽。

补被一肩书数卷,漫从车笠较升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秦山望海歌

祖龙雄心控八极,车辙欲穷神禹迹。

驱山直到海东头,千载犹传驰道直。

一卷矗立张溪滨,登临咤叱惊鬼神。

阿房已烬陵隧毁,至今山姓犹称秦。

我来正值秋风发,万里沧波坐超忽。

扶桑若木望依稀,鳌掷鲸呿纷出没。

古今何事无变迁,几回海水成桑田。

高三过五竟安在,惟有寒潮去复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