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远所作的《木平和尚赞》,通过对木平和尚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风貌和修行境界。首句“岳耸渊深,貌古神清”形容和尚如山岳般深沉,面容古朴而精神清朗,给人以庄重的印象。接下来两句“渴有米汁,馔无佳珍”,描述他的生活简朴,仅满足于最基本的饮食。
“龙床头卖弄草鞋两脚,御舟前突出云衲半身”这两句通过细节刻画,描绘了和尚即使在尊贵场合也保持质朴,穿着草鞋和云衲的形象,显示出他的不拘小节和超脱世俗。后两句“举棹迷源兮檈索已露,移舟别水兮眼倒生筋”运用比喻,形容和尚在修行中深入忘我,仿佛连船桨都忘记了,眼睛因专注而显得异常。
最后两句“敢道不劳斤斧,夫是之谓木平”直抒胸臆,表达对木平和尚修行成就的高度赞扬,他无需外在雕琢,自然达到内心的平和与自在,这正是“木平”的寓意,即心境如木,平和无波。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赞美了木平和尚的内在修为和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