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百熙联

公真中国社稷臣,扶植人格,灌厉人才,志切图强腔满血;

我是长沙桃李辈,今日铭旌,他日铜像,心伤诀别泪盈襟。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挽联以深情之笔,悼念张百熙先生,赞其为国之重臣,致力于人格塑造与人才培育,其志向高远,充满爱国热情。联中将张百熙比作国家的脊梁,凸显其在社会与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同时,联语也表达了对张百熙逝世的哀痛之情,以及对其身后荣耀的期待,希望其能以铭旌和铜像的形式永载史册,成为后人缅怀的典范。

“公真中国社稷臣”,开篇即高度评价张百熙先生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强调其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扶植人格,灌厉人才”,点明张百熙在教育事业上的贡献,不仅注重个体品德的培养,更致力于人才的培育与发展。“志切图强腔满血”,赞扬其强烈的爱国情怀与为国图强的决心,表现了其内心深处的热血与激情。

“我是长沙桃李辈”,自谦之语,表明自己作为张百熙教育成果之一部分,深受其影响与熏陶。“今日铭旌,他日铜像”,预示着张百熙先生虽已离世,但其功绩与精神将被铭记,通过铭旌与铜像的形式,成为永恒的纪念,激励后人继续前行。

整联情感深沉,既是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也是对张百熙先生伟大事迹的崇高颂扬,体现了对教育家的尊敬与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

陆贤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张之洞联

身系安危者三十年,立言立功立德,久已夫名垂宇宙,非游夏所敢赞词,惟庚子猝遭变故,赖我公保障东南,不才适奔走救济而回,亲见硕画忠谋,支持全局,到此时历历追思,曷禁与海内苍生,齐声痛哭;

躬担道统于五千载,希贤希圣希天,伟矣哉博贯中西,为古今知止至善,自戊戌纷涌横潮,独屹镇狂澜砥柱,世界在祸福存亡之际,毅然振商兴学,巩固皇图,迨弥留殷殷筹策,尚叮咛前途教育,进步勿封。

形式: 对联

抚宁县王台祠联

补前身未了因缘,是幻是真,吾不信也;

考我公当年政迹,以享以祀,礼亦宜之。

形式: 对联

挽费念慈联

京华旧雨渐凋零,那堪中道骑箕,廿载神交,又弱一个;

江上悲风添哽咽,讵料昨宵遗札,几行情话,顿诀千秋。

形式: 对联

挽曾国荃联

电火掣邮尘,秋尽江南,台斗一星沉大野;

雨花留战垒,神游天上,乡闾千里黯归云。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