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道骨棱层气袖然,一竿垂老暮江边。
三千已出同游类,七十才经下寿年。
不爱扬州骑鹤去,常过禹穴抱龙眠。
阳明洞里真消息,都在先生杖屦前。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骨仙风的老者形象,他独自在暮色苍茫的江边垂钓,显示出超脱世俗的气质。诗人提到这位老人已经历了漫长岁月,七十高龄在古人看来接近中寿,但他并未因此而感到衰老,反而保持着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他并不向往如扬州骑鹤般的传说,而是选择常常经过大禹陵,仿佛与龙眠之地融为一体,体现出他对历史和自然的深深敬畏。最后,诗人指出阳明洞中的玄妙智慧,其实都寓含在这位老者的日常行径和简朴生活中,表达了对这位智者淡泊名利、深藏不露的赞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位富有哲理的隐逸人物形象。
不详
清论十年嗟未听,梦魂千里数相通。
寻常想像烟霞表,即欲置之图画中。
海内词宗僵湜籍,湖南归兴薄衡嵩。
朝端尚有同时髦,白发犹骑御史骢。
不见西斋老万回,旧堂今许石林开。
无心乞米城中去,有客谈棋竹下来。
梁燕定巢依卧榻,壁萝垂蔓护经台。
常时供佛教童子,折取山花奠茗杯。
月明苍壁系仙舫,风细幔亭流白云。
安得寄书青鸟使,直须相访玉宸君。
溪回九曲疑无路,地拥千峰秀作群。
惆怅半生子长兴,空馀词赋挹奇芬。
鄂渚烟波接素秋,仙人黄鹤有高楼。
乱山明月停征骑,落木寒江倚客舟。
红袖不沾司马泪,清篇唯带杜陵愁。
炎方自古无霜雪,莫遣閒丝上黑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