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郑用锡的《白桃花和籋云作》,以个人的感慨和对事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志向。首句“莫嗟鬓影几成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淡然态度,暗示了诗人对岁月老去的自嘲与释怀。次句“篱菊当秋老更香”则借篱笆边的菊花在秋日里更加芬芳,寓意人到老年依然保持高洁品格。
第三句“谁赠绨袍怜范叔”引用范蠡的故事,表达对知音和赏识者的期待,暗示自己也有着高尚的品质和才能。第四句“曾烧丹鼎学淮王”则暗指诗人曾有过修炼或追求卓越的经历,如同淮王炼丹一样。
第五句“枯桐爨下终知遇”表明诗人相信自己的才华终将被发现,即使当前处境不如意,也坚信会有识人之士。第六句“宝剑匣中宁久藏?”进一步强调了才华不应被长久闲置,而是应该有所作为。
最后两句“且暂笼樊依野鹜,冲霄看汝好飞扬!”诗人以笼中的鸟儿自比,期待有一天能挣脱束缚,展翅高飞,实现自我价值,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未来的憧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性格和对未来的期盼,具有深沉而积极的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