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木窝稽

跋涉过混同,所历已奇峭。

结束入窝稽,一望更深奥。

树密风怒号,崖崩石奔跳。

阴霾不可开,白日安能照。

古雪塞危途,哀湍喧坏道。

更无人迹过,惟闻山鬼啸。

车驱苦险涩,换马欲前导。

霜蹄偶一蹶,流血沾乌帽。

魂魄已莫收,童仆徒慰劳。

死亦分所当,生岂人所料。

但苦历穷荒,庭闱终未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纳木窝稽地区艰难跋涉的旅程,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心理感受,展现了旅途的险峻与壮美。

首句“跋涉过混同,所历已奇峭。”开篇即点明了旅程的艰难与奇特,暗示了接下来将要面对的险境。接着,“结束入窝稽,一望更深奥。”进一步强调了进入纳木窝稽后的神秘与深邃,预示着未知的挑战。

“树密风怒号,崖崩石奔跳。”通过“怒号”、“奔跳”等词,形象地描绘了狂风呼啸、岩石崩落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紧张而震撼的氛围。“阴霾不可开,白日安能照。”则以阴沉的天气象征旅途的困难与压抑,同时暗含对光明与希望的渴望。

“古雪塞危途,哀湍喧坏道。”这两句继续描绘了恶劣的自然环境,积雪覆盖的道路危险重重,湍急的水流声充斥着破败的小径,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险。

“更无人迹过,惟闻山鬼啸。”在这样的环境中,连人类的足迹都难觅,只有山鬼的哀鸣回荡在山谷间,增加了旅途的孤寂与神秘感。

“车驱苦险涩,换马欲前导。”描述了在如此险恶的道路上,车辆艰难前行,为了安全,甚至需要更换马匹作为引导,体现了对生存的极度重视。

“霜蹄偶一蹶,流血沾乌帽。”在冰霜覆盖的路面上,马蹄偶尔滑倒,鲜血溅湿了帽子,这一细节不仅描绘了旅途的危险,也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

“魂魄已莫收,童仆徒慰劳。”在极端的环境下,即使连魂魄都难以安抚,只有童仆在旁给予安慰,体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助。

“死亦分所当,生岂人所料。”在这样的生死边缘,死亡似乎成为了理所当然的命运,而生命却充满了不可预测的变数,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但苦历穷荒,庭闱终未到。”尽管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最终却未能到达心中的目的地——家,表达了对家庭的深深思念与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次充满挑战与壮美的旅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心理活动的展现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深刻反映了人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82)

杨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拉发至退屯

穷发谁怜万里身,萧萧尽日逐车尘。

山过拉发多松栝,路道窝稽有鬼神。

日暮风生闻虎啸,天寒积雪少行人。

凄凉不敢回头望,恐为乡关泪满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色齐窝稽

纳木五十里,颇极登顿苦。

色齐林更深,未入心已阻。

豺狼逐我驰,山鸡向我舞。

谷口咆熊罴,松根窜貂鼠。

云横道不通,雾黑眼若瞽。

幸有凿山人,乃见天一缕。

架木度层冈,歇鞍藉茅土。

才看日色暝,不觉夜已午。

自卫凭野烧,畏惧不敢语。

俄顷雪满衣,一一沾徒旅。

冱寒手足僵,皲瘃从此数。

釜鬲莫为炊,调饥腹空鼓。

冻馁虽切虑,达曙力可努。

但得脱窝稽,鸟道吾所取。

形式: 古风

宿贺莫索落山中

日落万峰西,荒荒路欲迷。

依然成露宿,何必过前溪。

野火凭风力,孤群仗马嘶。

穷山鸡犬绝,莫听五更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德林石

四壁围德林,廿里平若掌。

铁色蚀土花,陶铸一何广。

变态极千端,寒光淩万象。

玲珑有鬼工,登顿腾异响。

洞壑积层冰,草木犹能长。

不因车马迟,何由独欣赏。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