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我倦津梁矣。猛无端、蜂惊蝶扰,残英飞坠。

湖上铜犀眠不醒,荆棘年时还未。

似解道、笑侬憔悴。

如絮筛云萍舞浪,尽飘流、岂是先人意。

空老大,我滋愧。析津亦是前游地。

忍重尝、江豚海鲒,儿时风味。

一昔元都花落后,愁绪万丝难理。

叹眼底、无多红紫。

渔畏风波耕水旱,作寻常、鸡鹜成何事。

歌未竟,掷杯起。

形式:

鉴赏

这首《金缕曲》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金兆蕃所作,情感深沉,意境丰富。

开篇“我倦津梁矣”,诗人自述疲惫不堪,仿佛肩负重任却力不从心,引出后文对世事的感慨。接着“猛无端、蜂惊蝶扰,残英飞坠”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花朵凋零,蜜蜂蝴蝶惊扰的景象,暗喻人生中的纷扰与无奈。湖上的铜犀象征着历史的痕迹,荆棘则代表了岁月的沧桑,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过往的回忆与反思。

“似解道、笑侬憔悴”一句,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让铜犀仿佛在嘲笑他的憔悴,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情感的深度。接下来的“如絮筛云萍舞浪,尽飘流、岂是先人意”将思绪比作随风飘散的云絮和萍藻,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控,同时也表达了对先人期望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空老大,我滋愧”直抒胸臆,诗人感叹自己已至暮年,却一事无成,内心充满愧疚。接着“析津亦是前游地”提到曾经游览过的析津(今北京),引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而“忍重尝、江豚海鲒,儿时风味”则表达了对童年记忆的珍惜与回味。

“一昔元都花落后,愁绪万丝难理”将元都(北京)的繁华与衰败对比,寓含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最后,“叹眼底、无多红紫。渔畏风波耕水旱,作寻常、鸡鹜成何事”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以及对平凡生活的无奈与讽刺。“歌未竟,掷杯起”则以动作结束全诗,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情绪的激昂与决绝。

整体而言,《金缕曲》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历史变迁、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具有强烈时代感和个人情感表达的作品。

收录诗词(133)

金兆蕃(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烛影摇红.得王冰镜同年秣陵书

恋醉忺寒,短檠孤盏沈沈夜。

梦魂偏自绕秦淮,风雨花开谢。漫说流光暗借。

忆年时、桃根未嫁。东风定笑,诮麦嗔葵,客何为者。

淡淡斜阳,柳阴一片钟山赭。

可怜金粉不胜春,收拾前朝也。旧迹青溪酒洒。

换新词、红桥语冶。江南消息,不是兰成更谁能写。

形式:

一枝春.西馆庭植榆叶梅,有桃同根,当春先华。邀孝先、阶青共赋

染碧渲红,又东风、点缀深深庭院。

元都乞与,客意比花还倦。

谁根谁叶,问春信、苦分深浅。莫更遣。

错怨崔郎,料理晓妆还半。依然旧日人面。

托孤根、尚有翩反娇伴。初移露井,定带液池波暖。

低徊永昼,羁旅恨、为侬排遣。

应盼到、倚玉交珊,尹邢相见。

形式:

摸鱼儿

黯消凝、那时门巷,春残花谢人去。

危楼合署千峰榭,绕槛乱山无数。云阁住。

漏一线斜阳,惨淡中原路。谁堪共语。

但屋角铃声,疾徐断续,镇日向侬絮。

临邛术,碧落黄泉两误。长生痴愿仙妒。

钧天未阕琼浆酽,枉拟绿章重诉。空起舞。

尽鐍铁沈渊,难补兰根土。停辛伫苦。

莫更问元都,燕葵兔麦,无觅旧游处。

形式:

寿楼春.题张彦云红楼饯月图

悲吴江枫黄。怎残春旧梦,犹绕伊旁。

苦忆猿啼烟驿,鹤归云乡。欢绪短,离愁长。

博山灰、将温旋凉。

试起擘蛮笺,灵犀彩凤,珍重慰徐娘。

身燕市,心衡湘。尽消磨酒圣,排遣诗狂。漫问华珰。

前赠明珠,今量笼水,柳知风桑。补窦家回文诗亡。

只烟柳模糊,危楼夕阳图画香。

形式: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