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窗寒.奉和司徒公寒食悼亡,次原韵

禁火清明,春归天上,空传佳丽。

梨花飞雪,吹落阑干如绮。

掩流苏、环佩姗姗,壁间遗挂生绡腻。

剩千堆麝粉,子规啼煞。柳绵初起。遥睇。

纱窗畔,恰宝镜尘封,瑶台迤逦。

綵鸾飞去,红杏词添憔悴。

怅蕉林、退食归来,返魂香冷薰笼倚。

漫伤神,奉倩诗成,只裹珍珠泪。

形式: 词牌: 琐窗寒

鉴赏

这首清代徐釚的《琐窗寒·奉和司徒公寒食悼亡,次原韵》描绘了清明时节的凄美景象,寄托了对亡者的深深怀念。"禁火清明,春归天上",清明时节禁火,暗示着春天的消逝,如同亡者已远离人间。"梨花飞雪,吹落阑干如绮",以梨花飘落比喻亡者的纯洁与哀愁,阑干上的残影如锦缎般凄美。

"掩流苏、环佩姗姗",通过女性的服饰细节,暗示亡者的身影犹在,但已不再现世。"壁间遗挂生绡腻",则进一步描绘了室内留下的痕迹,生绡轻薄,更显哀婉。"剩千堆麝粉,子规啼煞",以子规鸟的啼叫渲染悲凉气氛,麝香堆积,却无人欣赏。

"柳绵初起,遥睇",柳絮纷飞,诗人遥望远方,心中充满无尽思念。"纱窗畔,恰宝镜尘封,瑶台迤逦",宝镜尘封,象征着亡者的离去,瑶台的遥远,寓言了阴阳两隔。"綵鸾飞去,红杏词添憔悴",彩鸾不再,红杏凋零,皆是物是人非的哀愁。

"怅蕉林、退食归来,返魂香冷薰笼倚",诗人沉浸在失落与哀伤中,蕉林与冷香,更显孤独与凄凉。最后,"漫伤神,奉倩诗成,只裹珍珠泪",诗人以泪作诗,表达对亡者的深切悼念,珍珠般的泪水,凝聚了无尽的哀思。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清明时节对亡者的怀念之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78)

徐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鞠庄、拙存,晚号枫江渔父。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入史馆纂修明史。因忤权贵,二十五年归里后,东入浙闽,历江右,三至南粤,一至中州。游历所至与名流雅士相题咏。康熙皇帝南巡,两次赐御书,诏原官起用,不肯就。卒年七十三

  • 字:电发
  • 号:虹亭
  • 籍贯:吴江(今属江苏苏州)
  • 生卒年:qiú )(1636~1708

相关古诗词

玉簟凉.己未七夕,和其年韵

菡萏生香。望禁柳烟浓,未似江乡。

穿针当此夕,漫亸却钗梁。

纵今莲漏夜永,金门客、谁许清狂。

只别院,有红牙齐拍,同唱伊凉。清光。

玉绳低转,银汉斜横,牵起愁海难量。

拥衾和月睡,且闲闭云窗。

双鱼音信都断,怎能够、梦到回廊。

风露里,怕天边、啼损残妆。

形式: 词牌: 玉簟凉

绮罗香.燕京市上得佛手柑,贻棠村公并缀此词

抹丽馀香,霜柑未破,月冷苑墙宫树。

刚挂银鱼,转忆蕉林深处。

妒橙黄、纤手初擎,羞橘绿、樱桃微注。

最堪怜、瓯越才来,北方佳果还如许。

故园莼菜渐老,青李来禽又过,应添愁绪。

酷爱清芬,閒写断肠新句。

江路远、红友无凭,倩乌丝、苔笺裹去。

笑连枝,合掌和南,散花深夜雨。

形式: 词牌: 绮罗香

解连环.用李十九武曾韵,送孙恺似之凤阳

昨宵凉雨。舞馋蛟乱叶,激成凄楚。

何况是、衰柳旗亭,绾皂帽青衫,一鞭回去。

未酣邯郸,且莫付、龟兹小部。

向濠梁、暂赋依刘,曾记征衣着处。狗屠共谁问否。

惜李郎才调,神伤卫虎。

到官阁、醉染隃麋,谩劈阮吹箫,辟寒避暑。

閒话莼鲈,又牵惹、离愁如絮。

待看花、宴吃红绫,去天尺五。

形式: 词牌: 解连环

念奴娇.中秋饮蕉林书屋,用其年韵,时京师地震不已

九秋刚半,望天边云影,淡烘黄月。

擪笛弹丝豪兴减,宛转愁肠凝结。

庾亮楼头,马融帐底,坐等姮娥出。

露浓衣冷,应怜照见华发。

徒剩断甃颓垣,六街三市,犹恐巨鳌掣。

拚向糟床倾腊酿,齿沁霜桃如雪。

深锁银蟾,浅笼玉兔,不放鲛绡裂。

冰轮碾碎,有谁能诉瑶阙。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