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次子椿同君俞三诗(其一)

倦途回首已无牛,独向田间涉早秋。

倚仗固知同失马,攀援犹恐昧操舟。

渐逢陌上相推醉,尚有空中未下鸥。

可是道边无葬地,肯将身世曲如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的作品《又次子椿同君俞三诗(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在田间漫步,感受早秋的宁静与寂寥。首句“倦途回首已无牛”以“无牛”暗示生活的艰辛与劳碌,表达出一种疲惫与无奈的情绪。接着,“独向田间涉早秋”则点明了地点和时节,营造出一幅孤独而清冷的画面。

“倚仗固知同失马”一句运用了“失马”这一典故,比喻在困境中失去依靠或伙伴,强调了孤独感和对同伴的怀念。“攀援犹恐昧操舟”则进一步表达了在逆境中前行的艰难,以及对迷失方向的担忧,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不易与挑战。

“渐逢陌上相推醉”描绘了诗人偶遇乡间的醉酒之人,通过这一场景,诗人或许在寻求一丝慰藉或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尚有空中未下鸥”则以空中未落的鸥鸟象征着自由与希望,尽管现实充满束缚,但心中仍存有一丝向往与期待。

最后,“可是道边无葬地,肯将身世曲如钩”两句,诗人直面生活的残酷与无常,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感慨。这里以“无葬地”比喻生命的终结,以“曲如钩”形容人生的曲折与复杂,深刻揭示了生命与命运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生活情境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思与感悟,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收录诗词(837)

李之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字:端叔
  •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 生卒年:1038~1117

相关古诗词

又次子椿同君俞三诗(其二)

西来不复见青牛,问遍生涯两鬓秋。

但受郢人夸鼻斲,岂知蒙叟是腰舟。

柱头寂寞千年鹤,波面分明一点鸥。

不向虚中问消息,磻溪终老但垂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又次子椿同君俞三诗(其三)

隐隐山林似卧牛,纷纷镰担喜逢秋。

虚名漫托三春柳,实际须归万斛舟。

未信此生真野马,且将馀日寄江鸥。

崎岖精卫人空笑,终恐长鲸上直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子椿金陵相会诗

濛濛小雨落征帆,漠漠烟云远近山。

属意几回真入梦,欲来常恨涩如湾。

家程岂复嗟留滞,物外何妨且往还。

便恐都人入图画,却应难写是高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子椿游雨花台同长老德正

胜游自有经年约,佳客难同信步来。

无复风烟翳寒日,渐催花柳映高台。

云光故事空陈迹,玉树遗音失旧哀。

今昔循环等相视,欲寻归路更迟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