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读书浑不问家事,得酒但知延友生。
这两句话出自宋代诗人沈端节的作品,是一首简洁而深刻的生活小诗。前半句“读书浑不问家事”表达了诗人沉迷于书海,不以家务为念的心境。这里的“读书”并非简单地指阅读书籍,而是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浑"字用得好,形容诗人沉醉在书籍中的状态,仿佛忘记了所有世俗的烦恼。
后半句“得酒但知延友生”则描绘了诗人与朋友畅饮之乐。在古代文化中,酒常常是文人墨客间交流思想感情的媒介。"得酒"意味着有了饮酒的机会,而“但知延友生”则表达了一种纯粹的人生享受,即在觥筹交错之间,只关心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不理会其他琐事。这里的“延友生”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诗人似乎在说,只要有酒,有亲朋好友相伴,就算是活得生动而充实。
这两句话通过对比阅读与饮酒两个不同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人际关系的重视,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在追求个人精神境界时,对于日常生活乐趣的珍惜。
不详
花过园林清荫浓。琅玕新脱笋,绿丛丛。
雨声只在小池东。闲敧枕,直面芰荷风。
长日敞帘栊。轻尘飞不到,画堂空。
一尊今夜与谁同。人如玉,相对月明中。
日过重帘未卷。袅袅欲残香线。
午醉却醒来,柳外一声莺啭。不见。不见。
门掩落花深院。
景物因人成胜概。满目更无尘可碍。
等闲帘幕小栏干,衣未解。心先快。
明月清风如有待。谁信门前车马隘。
别是人间闲世界。坐中无物不清凉,山一带。
水一派。流水白云长自在。
别酒初醒。似一番梦觉,屈指堪惊。
犹疑送消寄息,遇著人听。
当初唤作,据眼前、略略看承。
及去了,从头想伊,心下始觉宁宁。黄昏画角重城。
更伤高念远,怀抱何胜。良时好景,算来半为愁生。
幽期暂阻,便就中、月白风清。
千万计,年年断除不得,是这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