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江源所作的《送内弟蒋时雍南归四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一位兄长对即将南归的弟弟的深情厚谊与殷切期望。
首句“春闱三挟策,京国五飞莹”,描绘了弟弟在京城为官的忙碌与辛劳,策指文书或策略,飞莹则暗示了他在官场上的活跃与成就。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和细节,展现了弟弟在京城的工作状态。
接着,“天意亦仁爱,君子待老成”两句,表达了对弟弟的赞赏与期待。认为上天对仁爱之人也是仁慈的,而作为君子,应当等待经验丰富的成熟时刻。这里既有对弟弟个人品质的认可,也蕴含了对弟弟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逢人休说命,闻礼且趋庭”则是对弟弟的劝诫与指导。意思是说,在与人交往时,不要过分强调命运的作用,而应该注重礼仪,遵循传统道德规范。趋庭,即向父亲学习,这里借指遵循传统与礼仪。
最后,“去去莫迟马,倚门朝暮情”表达了兄长对弟弟离别的不舍与期盼。希望弟弟一路平安,不要因为路途遥远而感到迟疑,同时,也表达了兄长对弟弟的思念之情,无论弟弟走到哪里,兄长的心都会一直牵挂着他。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体现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感,又蕴含了对弟弟的深切期望与教导,是一首充满温情与智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