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文光为曹仁宪祝寿所作的第二首诗。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曹仁宪的深厚情感与敬意。
首联“四五年来雨似膏,殷勤抚字忍言劳”以雨水比喻时间的流逝,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曹仁宪多年来的关怀与付出。这里的“抚字”指的是教育、培养之意,“忍言劳”则表达了对曹仁宪辛勤工作的深深敬佩。
颔联“曩时斧斫蟾中桂,此日樽开阆苑桃”运用了两个典故。前一句“曩时斧斫蟾中桂”出自《离骚》,象征着曹仁宪过去在学术或事业上的卓越成就;后一句“此日樽开阆苑桃”则借用了神话传说中的阆苑桃,寓意今日的庆祝与丰收,表达了对曹仁宪今日成就的赞美。
颈联“云路原堪腾骥足,弹丸亦且试牛刀”进一步赞扬了曹仁宪的能力与潜力。这里“腾骥足”和“试牛刀”都是比喻,前者形容曹仁宪有能力在广阔的领域中大展宏图,后者则是说他即使面对小任务也能游刃有余,展现出其全面的才能。
尾联“薪槱不弃光文甲,多士蒸蒸奋誉髦”表达了对曹仁宪的期望与祝福。其中“薪槱不弃光文甲”意味着希望曹仁宪能继续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的智慧与才华;“多士蒸蒸奋誉髦”则是对曹仁宪能够激励周围的人一同努力,共同创造辉煌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巧妙的比喻,深情地表达了对曹仁宪的敬仰与祝福,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人的真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