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佘翔的《咏史十首(其十)祢衡》以历史人物祢衡为题材,通过描绘汉末魏武帝曹操崛起和祢衡的才智与个性,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个人命运。
诗的前两句“汉运昔云颓,烟云四塞起”暗指汉朝衰落,战乱四起的背景,为后文铺垫。接着,“魏武奋鹰扬,群策皆披靡”赞扬曹操的英勇和策略,使群雄臣服。诗人对祢衡的评价极高:“雄辩哉祢衡,猖狂无与比”,称赞他的口才和不羁性格。
然而,诗人认为曹操不在话下,其他人物不足以与之相提并论:“阿瞒非所论,馀子安足齿”。这里的“阿瞒”是曹操的小名,显示了诗人对曹操的敬意。接下来,诗人批评祢衡的狭隘:“江夏褊心人,豪强甘杀死”,暗示他因个性偏激而招致杀身之祸。
最后两句“至今鹦鹉名,遗恨沧浪水”以鹦鹉洲的典故,表达对祢衡悲剧结局的惋惜,鹦鹉洲的名字源于祢衡被杀后,其好友杨修将他葬于此,哀其不幸,痛其不遇,其遗恨化为滔滔江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描绘,寓言式地反映了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常,以及才智与个性在乱世中的复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