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笔架

三峰近列砚池头,光照文房烂不收。

冰壑夜寒龙独卧,雪山春煖兔群游。

彩毫倚阁功应就,银管依栖价未酬。

别有珊瑚新琢样,策勋毕竟是谁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以“水晶笔架”为题,描绘了笔架的精美与文房四宝的雅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笔架在文房中的独特地位与价值。

首联“三峰近列砚池头,光照文房烂不收”,以三座山峰比作笔架的形态,与砚池相映成趣,光华照耀整个文房,营造出一种高雅而辉煌的氛围。这里通过“烂不收”的描绘,强调了笔架的光芒无法被完全捕捉,暗示其非凡的品质与魅力。

颔联“冰壑夜寒龙独卧,雪山春煖兔群游”,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笔架比作静卧于寒冷冰壑中的龙,以及春暖花开时群兔在雪山上的嬉戏。这两幅画面分别象征着笔架的沉稳与活力,既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美感,也寓意了文人墨客在创作时的激情与宁静。

颈联“彩毫倚阁功应就,银管依栖价未酬”,进一步赞美了笔架作为文房之宝的地位。彩毫与银管分别代表了毛笔与墨管,它们倚靠在笔架上,预示着作品即将完成,同时也暗示了笔架的价值还未得到充分的认可或回报,表达了对笔架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价值的尊重与期待。

尾联“别有珊瑚新琢样,策勋毕竟是谁优”,以珊瑚的新琢样式作为比喻,暗示笔架不仅是一件实用的文具,更是一件艺术品,其价值难以衡量。最后的疑问“策勋毕竟是谁优”,则表达了对笔架在文人墨客心中地位的思考,以及对其超越了传统功能,成为精神寄托与文化象征的深刻认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笔架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作为文房之宝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文人生活情趣与文化传承的深刻理解与赞赏。

收录诗词(826)

张翥(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 字:仲举
  • 籍贯:晋宁(今山西临汾)
  • 生卒年:1287~1368

相关古诗词

书尺

文木裁成体直方,高斋时伴校书郎。

坐摊散帙资弹压,风动残编待主张。

叶叶展舒迎雪牖,行行指点照萤囊。

但知持正无偏倚,尺寸何劳计短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樽铭

樽设在堂,以俟俊乂。三山共承,雕琢错带。

形式: 四言诗

夜光杯

髻螺盘绕隐东洋,吸得瑶空宝月光。

孕出圆珠能照乘,剖开素质待飞觞。

晶莹绝胜金樽艳,华彩浑添玉液芳。

浮白江天遥骋望,酒星垂耀正更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扇

听雨楼中也自凉,偶停笔砚静焚香。

君来为煮嵇山茗,自洗冰瓯仔细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