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乡僧之京请藏

螭头乞法念如焚,春雨满天一锡分。

谁信唐魔迷道易,不辞汉使获书勤。

蒲团夜渡黄河月,贝叶朝承紫阙云。

归坐百花洲上演,三车分与老龙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前往京城请求藏经的壮举,充满了对佛法的虔诚和对知识的渴求。首句“螭头乞法念如焚”以螭头(传说中的神兽)为引子,形象地表达了僧人内心对佛法的渴望如同火焰般炽热。接着,“春雨满天一锡分”则通过春雨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充满希望的氛围,暗示了僧人行脚求法的旅程即将开始。

“谁信唐魔迷道易,不辞汉使获书勤”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讽刺了历史上可能存在的对佛法的误解或干扰(“唐魔”),另一方面赞扬了僧人不畏艰难、勤奋求学的精神。这种精神在“蒲团夜渡黄河月,贝叶朝承紫阙云”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诗人通过描绘僧人在夜晚渡过黄河、清晨接受佛法经典的情景,展现了僧人的坚定与执着。

最后,“归坐百花洲上演,三车分与老龙闻”则预示了僧人完成使命后,将佛法传播四方,甚至影响到了古老的龙族,象征着佛法的深远影响和广泛传播。整首诗通过对僧人求法之旅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个人的信仰与追求,也体现了佛法对于社会乃至自然界的深刻影响。

收录诗词(7)

杨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浮春涘花舟

海上花客摇花柁,载得盆葩三百朵。

几根寸竹何萧疏,数个矮松多磥砢。

罗汉头将金剪修,杨妃足把香泥裹。

主客平分五六株,急诔花神呼白堕。

有人皤鬓号高阳,范园谈噱如刘跛。

斟茶细嚼黄龙芽,尝新屡索昆仑果。

所嗟花事正躝跚,青帝长门今欲锁。

栽云种露总明年,四月岩春迟似我。

花客收花笑别予,拣馀亦胜閒瓜果。

松长犹能结阵阴,竹高堪作约书笴。

不知上苑留不留,明朝准发长安舸。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游崇光岩

策杖寻幽壑,缘萝过断厓。

蜗文新羽麈,鹤迹破芒鞋。

护璧云容懒,流花涧韵埋。

蓬庵谈老衲,因赋水松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游牛首山(其一)

鹿苑遥侵梦,鸡声早唤游。

出门星挂柳,入路雨横丘。

农鼓回溪剩,村炊远树留。

喜于曾曲里,一杖系青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游牛首山(其二)

弘觉松风响,昙云满殿凝。

衔花青鸟出,摘果白猿升。

到处香闻梵,频来麈话僧。

尘心山夜寂,明月对传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