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游

汎彼江湖兴,来为淮海游。

高帆驾巨浪,浩荡空中浮。

上有荡胸云,下有濯足流。

吹箫动海月,鼓枻惊沙鸥。

长歌振林木,逸响归沧洲。

至今淮上人,髣髴疑仙舟。

怀贤托楚些,感旧闻吴讴。

宁无后来者,俛仰难为俦。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于江湖之上,畅游淮海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豪迈不羁的个性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

首句“汎彼江湖兴,来为淮海游”开篇即点明了主题,诗人乘舟于江湖之间,前往淮海游玩,表达了他追求自由、向往自然的心境。接下来,“高帆驾巨浪,浩荡空中浮”描绘了船只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航行的壮观景象,帆船如同在空中飘浮,充满了动感与力量。

“上有荡胸云,下有濯足流”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壮丽,云雾缭绕于高空,仿佛触手可及;而脚下则是清澈的水流,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纯净与宁静。接着,“吹箫动海月,鼓枻惊沙鸥”通过音乐与自然的互动,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箫声悠扬,似乎能触动海中的明月;而轻轻摇动船桨,却惊起了沙滩上的鸥鸟,动静结合,富有诗意。

“长歌振林木,逸响归沧洲”描述了诗人放声歌唱,歌声回荡在林间,最终融入了远方的海洋,表达了他内心的激昂与自由。最后,“至今淮上人,髣髴疑仙舟”通过后人的回忆,将诗人乘坐的船只比作仙境中的仙舟,进一步强化了其超凡脱俗的形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其内心深处的自由与超脱。诗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习隐三首(其一)

卜筑城西廛,寒暑十五更。

西轩辟新圃,远若居荆衡。

疏林见秋色,爽籁闻空庭。

园芜绿复遍,屐印旋已平。

习隐渐成癖,谁当恋冠缨。

静言念畴昔,鬓发白几茎。

素志岂不高,随时且功名。

退公得委蛇,聊以娱我情。

形式: 古风

习隐三首(其二)

野色澹萧条,城居类林壑。

闭门扫荒径,秋叶纷欲落。

园亭杂花晚,红碧相间错。

采芳意未迟,及此霜露薄。

陶韦去世远,古调方寂寞。

抚今非少年,悠然念今昨。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习隐二首(其二)

暑雨忽新霁,曾轩开碧山。

浮云避素月,夜色明松关。

流萤递隐见,宛在深林间。

埽石坐弹丝,天风下鸣环。

琼楼正在望,伫立难为攀。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送青溪先生之南京吏部(其一)

昔我青云交,登朝半公辅。

倪君廊庙姿,独立争快睹。

钟镛在东序,法制形貌古。

扣之声鍧然,鲸海日吞吐。

兰苕与翡翠,信美安足数。

缅维有司良,拔十思得五。

如君能几人,吾侪愧参伍。

南曹固云重,暇逸讵其所。

愿持五色线,留为山龙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