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李延兴所作的《和安常寄山中友诗韵(其三)》。诗人以自我的白发之叹开篇,流露出对衰老岁月的感慨,清晨研读佛经却兴致全无,反映出内心的淡泊与无奈。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山峦如锦绣屏风横亘天际,珠雨般的瀑布洒落在风声泉韵之中,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壮美的山居画卷。
诗人梦醒后隔着溪水听到寺庙的木鱼声,饭后又在云雾缭绕的田野间耕耘,生活简朴而富有诗意。最后两句借用马卿(西汉辞赋家扬雄)和陶令(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典故,表达自己虽有才情但因病体多恙,只能空有辞赋而无法像陶渊明那样辞官归隐,流露出一种志向不得伸展的遗憾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景于情,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状况的淡淡哀愁,具有浓厚的田园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