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山寺

长江万里从西来,直走东海何雄哉。

金山涌出浪花里,近对北固青崔嵬。

我尝放舟京口宿,拟叩山门快遐瞩。

平明潮涨催解维,水影山光空满目。

住山开士江海人,卓锡栖禅今几春。

迩来膺召游上国,校雠秘閤从词臣。

退朝迎我维摩室,手启琅函展湘帙。

青宫少师希世才,满纸纵横挥綵笔。

恍然置我金银宫,昙华乱落江天风。

妙高台上月轮转,海门日照扶桑红。

便欲因之访三岛,侧身飞度东溟晓。

三山弱水一杯中,俯瞰齐州拳石小。

自惭凡骨非仙姿,江山咫尺成天涯。

飘缨忝入青琐闼,昼长独坐劳相思。

何当洒翰巉岩壁,剥藓题名纪游历。

狂歌起唤骑鲸仙,我亦瀛波钓鳌客。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金山寺的壮丽景象与诗人对它的深情赞美。首句“长江万里从西来,直走东海何雄哉”以长江的磅礴气势开篇,展现出自然景观的雄伟壮观。接着“金山涌出浪花里,近对北固青崔嵬”两句,将金山寺置于长江与北固山的背景下,凸显其地理位置的独特与环境的幽静。

“我尝放舟京口宿,拟叩山门快遐瞩”表达了诗人曾经亲临金山寺的经历和对寺内景色的向往。接下来“平明潮涨催解维,水影山光空满目”描绘了清晨潮水涨起时的景象,水光山色映入眼帘,令人心旷神怡。

“住山开士江海人,卓锡栖禅今几春”赞颂了寺中僧侣的修行生活,以及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随后“迩来膺召游上国,校雠秘閤从词臣”描述了僧侣们在世俗与修行之间寻求平衡的生活状态。

“退朝迎我维摩室,手启琅函展湘帙”展现了僧侣们的热情好客与知识渊博。而“青宫少师希世才,满纸纵横挥綵笔”则赞美了僧侣的文学才华。

“恍然置我金银宫,昙华乱落江天风”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被带入一个梦幻般的仙境,感受到超脱尘世的美妙。接下来“妙高台上月轮转,海门日照扶桑红”描绘了夜晚与日出时分的金山寺景色,充满了神秘与希望。

最后,“便欲因之访三岛,侧身飞度东溟晓”表达了诗人渴望探索更广阔世界的愿望。“三山弱水一杯中,俯瞰齐州拳石小”则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自惭凡骨非仙姿,江山咫尺成天涯”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平凡的谦逊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无限向往。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金山寺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539)

王汝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神骏图

侯家枥上拳毛騧,奇纹五色明春霞。

天生神骏异凡骨,不数霍家狮子花。

昔年初出秦川道,饱食秦原汉陵早。

昂头振鬣一长鸣,惊散秋鸿落天表。

曾随博战雪山西,南海霜风入玉蹄。

剑外已销狐兔迹,归来稳步上沙堤。

雕鞍金勒青丝辔,频从长杨猎回骑。

娇嘶紫陌软尘轻,弄影凤城春日丽。

侯家勋业比山河,万古千春永不磨。

通藉金门青琐里,常骑神骏振鸣珂。

形式: 古风

贞节堂

良人死作战场鬼,赖有两儿犹可倚。

抱儿啼泣背灯光,游魂不归秋夜长。

当时罗衾香未灭,绣帏亦有鸳鸯结。

妇人无夫若风烛,纵欲重施为谁设。

儿今成人妾守志,太守封章旌节义。

良人精爽亦有知,妾身虽亡复何愧。

形式: 古风

题阙

隋家二世厌衮衣,不御丹扆朝华夷。

汴水东流三百里,行宫夹道花离离。

交刀剪落鸳鸯绮,高展牙樯照江水。

承恩侍从千蛾眉,深锁洞房娇不起。

九华帐里醉浓香,回首烽烟暗晋阳。

花月歌阑花落尽,空城秋雨青芜荒。

形式: 古风

题丘园旧隐图

亚卿昔作桐江客,拟向丘园终隐迹。

严陵滩上富春山,烟水林泉已成癖。

中天午夜客星明,遂别云萝谒紫京。

玉殿含香频入奏,仙闱视草久题名。

承恩出赞滇阳治,万里山川归揽辔。

千重鸟道入云端,一派江流落天际。

却思高卧在家乡,小槛閒窗六月凉。

明月到时松影转,晚风生处藕花香。

知君已受西南托,莫恋东州旧行乐。

须待功成报圣明,濯缨重问沧浪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