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沈子培比部见访夜谈之作三首(其一)

寒夜肯过我,来者非等閒。

取我已逝怀,今夕复见还。

始合若微感,再厉遂无端。

嗟我岂有知,感子难自吞。

长剑四五动,十指千万弹。

持以喻我意,此意殊未殚。

须墨惟沥血,须纸惟刳肝。

执笔为我书,我舌敝犹存。

子心狂而忠,子节纯且坚。

为子所能为,毋为空诟天。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郑孝胥所作,名为《答沈子培比部见访夜谈之作三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深夜来访的朋友沈子培的深深感激和对他品性的高度赞扬。诗人以"寒夜肯过我"开篇,强调了对方的来访之不易,接着描述了沈子培能理解并共鸣诗人的内心情感,使诗人感到既惊讶又感动。诗人通过"长剑四五动,十指千万弹"的形象比喻,表达了自己对沈子培心意的理解并非肤浅,而是深入骨髓。

诗中"须墨惟沥血,须纸惟刳肝"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投入,甚至不惜倾尽心血与真诚。诗人恳切地请求沈子培以他的才情写下自己的心意,即使自己言辞匮乏,也希望能传达出全部的情感。最后,诗人赞美沈子培的忠诚和坚定,鼓励他尽其所能,不要让这份友情空留遗憾。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

收录诗词(1461)

郑孝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沈子培比部见访夜谈之作三首(其二)

世衰士亦放,未可荣以禄。

高言虞见罪,聊复试饮啄。

君看我此来,作计乃尔毒。

兔爰逢百优,明夷入左腹。

毁车更杀马,降志非取辱。

起追孙登啸,坐视唐衢哭。

韩非怀孤愤,终为秦政戮。

东野变为龙,退之讵能逐?

形式: 古风

答沈子培比部见访夜谈之作三首(其三)

相知垂十年,未觉往可悔。

中閒有逝者,警痛愈相爱。

吾侪各老大,岂做儿女态。

形骸虽暂隔,至味固不败。

精诚远相照,山海了无碍。

神京万斛尘,风烈成昼晦。

驱车犯埃壒忧子亦以惫。

国门行揖别,归听长江礧。

岁暮酷怀人,孤吟复谁耐?

形式: 古风

十一月二十二日出京道中杂诗(其一)

长啸出国门,寒日黯相送。

大风主何祥,不发轩辕梦。

形式: 古风 押[送]韵

十一月二十二日出京道中杂诗(其二)

残月坠雄县,黄尘蔽任邱。

此中商避世,犹恨近神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