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哑吃黄瓜苦自知,将丝就纵落人机。
低田缺水遭天旱,古果安身著鬼迷。
贼去关门无物了,病深服药请医迟。
竹筒种火空长炭,夜半描龙画向谁。
这首诗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达了宁棘庵讲主失窃后的内心感受和生活状态。首句“哑吃黄瓜苦自知”,形象地描绘了讲主在无声无息中遭受损失的无奈与苦涩,如同哑巴吃苦瓜,滋味只有自己体会。接着,“将丝就纵落人机”暗示了失窃之事可能涉及他人,但又无可奈何。
“低田缺水遭天旱”比喻讲主的处境如同低洼田地遭遇干旱,生活困顿,而“古果安身著鬼迷”则进一步揭示了内心的迷茫和不安,仿佛连生存都陷入鬼魅般的困境。第五句“贼去关门无物了”直接点明盗窃事件,表达失去财物后的失落感。
“病深服药请医迟”以身体病痛比喻内心的创伤,表明讲主在遭受打击后才意识到需要寻求帮助,但已经晚了。最后一句“竹筒种火空长炭,夜半描龙画向谁”,以竹筒中的炭火无人点燃,夜晚无人欣赏画作,寓言讲主孤独无依,无人理解或同情他的境遇。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讲主在失窃后的孤独、困惑和自我反思,语言质朴,情感深沉。
不详
亭亭百尺接天高,曾与山僧作故交。
满望枝柯千载茂,可怜刀斧一齐抛。
窗前不睹龙蛇影,耳畔无闻风雨号。
最苦早间飞去鹤,晚回不见旧时巢。
来时无一物,去时无一物。
若要我衣钵,两个光卵核。
一竿翠竹,巧匠批栾。条条有眼,节节皆穿。
四大假合,柄在人手。归家放下,并不争先。
直饶瓮泻盆倾下,一搭权为不漏天。
妈妈好善结良缘,斋僧不论圣和凡。
经资斋衬明舍施,少间暗里送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