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辗转孤灯梦不成,念家忧国总关情。
月明定到棠梨上,时有啁嘈格磔声。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夜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情景,内心充满了对家乡和国家的深深忧虑。"辗转孤灯梦不成",寥寥数语便勾勒出诗人独处一室,孤灯照耀下难以入眠的画面,透露出其内心的孤独与思绪万千。
"念家忧国总关情",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核心,对家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交织在一起,显示出诗人的责任感和高尚情操。他想象着明亮的月光洒在窗外的棠梨树上,"月明定到棠梨上",这不仅是视觉景象,也是诗人情感投射,寄托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最后两句"时有啁嘈格磔声",通过听觉描写,可能是夜晚鸟鸣的声音,也可能是远处的更鼓或其他象征不安的声响,增添了诗境的凄凉与动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和忧虑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枕上》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深夜难眠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家的眷恋,又有对国事的挂念,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和鲜明的时代气息。
不详
敦礼。本通州静海人,居溧阳。历江宁尉、平江府教授、江东安抚司干官、诸王宫大小学教授。淳熙八年(1181)卒,官至宣教郎。有宫教集。爱溧阳山水,买田筑室居焉。其著作《刍言》编凡分三卷:上卷言政,中卷言行,下卷言学
酥盘荐酒迎春寿,芋火谈禅数夜更。
云脚四垂天欲雪,为君两计破愁城。
贪恋微官未得閒,二年乡梦绕狼山。
如今真个山中去,不是寻常杳霭间。
行携三尺虎臂杖,归饮十分鱼枕蕉。
饮罢招船歌一曲,冯夷亦合泣潜绡。
夜静无风水自波,隔江灯火数陵坡。
消樽不属今宵事,奈此一江明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