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欲作空门补处人,如何头上裹头巾。
曹溪一夜传衣钵,元是当年行者身。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名为《寿昌郑生入天目山礼僧》。诗中蕴含了深厚的禅意和对佛法修持生活的赞美。
"欲作空门补处人,如何头上裹头巾。"
这两句表达的是诗人对于佛教出家人追求精神境界的艰辛和敬仰之情。"空门"指的是佛门,即佛教;"补处人"则是对出家人的尊称,意指他们在精神上不断修行,以达到一种更高的觉悟状态。而"如何头上裹头巾"则是在强调这种追求精神境界的不易,它如同要在头顶之上再加一层包裹一般困难。
"曹溪一夜传衣钵,元是当年行者身。"
这两句诗,则是对禅宗衣钵传承的一种颂扬。"曹溪"指的是曹溪真如,他是中国禅宗的重要人物之一;"一夜传衣钵"则是在讲述禅宗中著名的衣钵相传的故事,即禅师之间通过衣钵来传递佛法的心法。"元是当年行者身"则表明这种精神传承,正是那些古代修行者们身体力行的结果。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佛教出家人生活的赞赏,更通过对禅宗衣钵传承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绝喜他乡见似人,颇如画手善传神。
忽思今昔无穷事,十五回经癸丑春。
渭川千亩入毫端,子美临风野色寒。
不是画师即诗客,可能收拾与人看。
心空节劲翠筠浓,冷笑凡花诲冶容。
可是人间秋水碧,东方七宿应苍龙。
春生夏长出墙头,含箨新梢玉版抽。
宜雪宜霜无不可,如椽且与貌宜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