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于皇归郢

分手金陵道,相逢倍黯然。

莺啼杨柳岸,人在木兰船。

客路三千里,征衣十二年。

计程归夏口,明月两回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夏完淳所作的《送杜于皇归郢》。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杜于皇在金陵道上的离别场景,以及对友人归途的深切关怀和思念。

首句“分手金陵道”,点明了离别的地点,金陵道上,两人依依惜别。接着“相逢倍黯然”一句,表达了离别时的沉重心情,即使再次相逢也难以掩饰内心的哀伤。

“莺啼杨柳岸,人在木兰船”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莺鸟在杨柳岸边鸣叫,而友人则乘着木兰船远去,一动一静之间,蕴含着深深的离愁别绪。

“客路三千里,征衣十二年”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友人旅途的遥远和艰辛。友人即将踏上三千里的旅程,而他身上的征衣,已经陪伴了十二年,暗示了友人长期在外漂泊的生活状态。

最后,“计程归夏口,明月两回圆”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途的关切和期待。友人将经过夏口,而明月两度圆满,意味着友人归家的日子不远了。这两句既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蕴含了对友人平安归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友人归途的深切关怀,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66)

夏完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汉族,明末著名诗人,少年抗清英雄,民族英雄。夏允彝子。七岁能诗文。十四岁从父及陈子龙参加抗清活动。鲁王监国授中书舍人。事败被捕下狱,赋绝命诗,遗母与妻,临刑神色不变。著有《南冠草》、《续幸存录》等

  • 字:存古
  • 号:小隐
  •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
  • 生卒年:1631~1647

相关古诗词

宝带桥

连天芳草青,极浦独扬舲。

归雁舟前落,愁人梦里听。

花光明晓雾,波影乱春星。

欲访灵威穴,孤帆入洞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闻琴

素琴鸣静夜,天上月长明。

大雅伤寥阔,人间无此声。

一帘风淡荡,四座客和平。

故是移情物,从教竹露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村机

村庄寒露下,茅屋发机声。

自念风霜早,非关蟋蟀鸣。

林中乌半咽,门外月三更。

高阁矜罗绮,何人识此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喜晤冯天垂

风雅旧知名,壶觞得共倾。

羡君如野鹤,把袂及春莺。

四座群贤集,高谈晓月清。

相看犹宿昔,不信隔生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