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于川对雨二首(其一)

崇朝遘行雨,薄晚屯密云。

缘阶起素沫,竟水聚圆文。

河柳低未举,山花落已芬。

清尊久不荐,淹留遂待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翻译

清晨遇到一场雨,傍晚时分乌云密集。
沿着台阶升起白茫茫的水雾,水面聚集成圆形的波纹。
河边的柳树还未舒展,山上的花朵已经飘落散发出香气。
酒杯已久未斟满,我在此停留等待你的到来。

注释

崇朝:清晨。
遘:遇到。
行雨:降雨。
薄晚:傍晚。
屯:聚集。
密云:乌云密布。
缘阶:沿阶。
素沫:白茫茫的水雾。
竟水:水面。
聚圆文:形成圆形波纹。
河柳:河边柳树。
低未举:还未舒展。
山花:山花。
落已芬:已飘落散发香气。
清尊:清酒。
久不荐:久未斟满。
淹留:停留等待。
遂:于是。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细雨绵绵的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体验与欣赏。

"崇朝遘行雨"一句,以动词"遘"形容细雨如织网般覆盖大地,既表现了春天雨水的频繁,也传递出一种柔和之感。紧接着"薄晚屯密云",则描绘出了夜幕降临时云层愈发浓密的情景,增添了一种静谧与深沉。

"缘阶起素沫"中的"缘阶"指的是沿着台阶生长的植物,而"素沫"则是形容细雨滴落在这些植物上的晶莹水珠,这两者交织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竟水聚圆文"中,"竟水"可能指的是小溪或河流,而"圆文"则暗示了水边石块被雨水打磨得光滑圆润。

接下来的"河柳低未举,山花落已芬"两句,分别描绘了河岸柳树尚未完全抬头的姿态,以及山间花朵虽然已经飘落,但依然散发着淡雅的香气。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观察,更透露出一种期待与欣赏之情。

最后两句"清尊久不荐,淹留遂待君"则转向人的情感表达。"清尊"可能指的是清酒,而"久不荐"说明诗人长时间没有享用这杯美酒。"淹留遂待君"表明了诗人因为等待着某个人而迟迟不饮,透露出一种期待与情谊。

整首诗通过对春雨、植物、水流和花朵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美酒与人的情感联结,展现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怀,同时也寄寓着对某人或某物的深情等待。

收录诗词(16)

苏味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少有才华,20岁举进士,累迁咸阳尉。武则天时居相位数年,苟合取容,处事依违两可,时称“苏模棱”。因阿附张易之,中宗时贬郿州刺史,死于任所。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并称为文章四友,与李峤并称苏李。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诗多应制之作,浮艳雍容。但《正月十五夜》(一作《上元》)咏长安元宵夜花灯盛况,为传世之作。原有集,今佚。《全唐诗》录其诗16首。死后葬今栾城苏邱村,其一子留四川眉山,宋代“三苏”为其后裔

  • 籍贯: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县)
  • 生卒年:648—705

相关古诗词

单于川对雨二首(其二)

飞雨欲迎旬,浮云已送春。

还从濯枝后,来应洗兵辰。

气合龙祠外,声过鲸海滨。

伐邢知有属,已见静边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咏井

玲珑映玉槛,澄澈泻银床。

流声集孔雀,带影出羵羊。

桐落秋蛙散,桃舒春锦芳。

帝力终何有,机心庶此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咏石

济北甄神贶,河西濯锦文。

声应天池雨,影触岱宗云。

燕归犹可候,羊起自成群。

何当握灵髓,高枕绝嚣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咏虹

纡馀带星渚,窈窕架天浔。

空因壮士见,还共美人沈。

逸照含良玉,神花藻瑞金。

独留长剑彩,终负昔贤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